《六祖坛经》,是记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一生传法的事迹和言行,是佛教禅宗思想流传下来的宝贵文献,他是由惠能大师口述,弟子法海(此法海不是彼法海,跟嫉妒白素贞的那个和尚无关)记录的一部经典。
《坛经行由·第八节》有这样一段话: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亘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有个不理解的问题,为什么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以后就再也没有什么禅宗七祖了,从五祖弘忍大师这段话就能看出原因,“衣为争端,止汝勿传”。弘忍大师担心衣钵的传递会造成同门的妒忌和追杀,所以让六祖赶紧远走他乡,从此禅宗的衣钵就永远的停留在惠能大师的手里了。只是我不明白的是:传承衣钵是个合情合理合法的事情,又是在六根清净,与世无争的佛门圣地,依然要担心同门相残和争斗,可见人心并无净土,法律是非常必要的。
弘忍大师不愧为一代宗师,他让惠能远遁他乡正是“以退为进”的禅宗思想,事实如他所料,远离同门侵扰的惠能,果然几十年后在南方将禅宗思想发扬光大。能进能退,能屈能伸,正是丈夫的生存之道。
五代时期的布袋和尚曾经写过一首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里的“低头”和“退步”虽然仅仅是农民插秧的职业习惯,却暗含了人生进退的禅宗哲理,人在高处的时候,虽然看得远,却是全景,看不清脚下的路,只有真正低下头来,才能看到人生路上的细节,明白下一步的走向,就好比低头插秧,看是倒退,其实是一种前进。
现代生活节奏无限加快,物欲横流的时代带给我们无穷的烦恼,面对不断的挫折和压力,选择迎头而上固然是一种勇气,但也会撞得头破血流,如果懂得禅宗的进退之道,懂得韬光养晦,就会慢慢找到方法来化解,从迷茫和痛苦中慢慢解脱。勇往直前的精神虽然可贵,但是更重要的是最终的胜利,红军早期的四渡赤水和万里长征都是经典的以退为进的例子,有的人当然可以抬扛说这是丢盔弃甲,狼狈逃窜,但是我们最终保留下革命火种并取得胜利,一时的低头和退让又有何不可呢?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