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法界次第初门卷上

发布时间:2023-01-29 17:08:57作者:心经问答网

  法界次第初门

  隋天台智者大师撰

  目录

  法界次第初门总序

  法界次第初门卷上

  法界次第初门卷中

  法界次第初门卷下

  法界次第初门总序

  天台山修禅寺。沙门释智顗。辄依经附论。撰法界次第初门三百科。裁为七卷。流传新学。略为三意。一为读经寻论随见法门。脱有迷于名数者。二为未解圣教所制法门浅深之次第。三为学三观之者。当以此诸法名相义理。一一历心而转作。则观解无碍。触境不迷。若于一念心中。通达一切佛法者。则三观自然了了分明也。故出此三百科。名教仍当。名下略辨体相。始得三卷。

  法界次第初门卷上

  名色初门第一。

  五阴初门第二。

  十二入初门第三。

  十八界初门第四。

  十六知见初门第五。

  见爱二烦恼初门第六。

  三毒初门第七。

  五盖初门第八。

  十烦恼初门第九(亦名十使)

  九十八使初门第十。

  十恶初门第十一。

  十善初门第十二。

  三归初门第十三。

  五戒初门第十四。

  四禅初门第十五。

  四无量心初门第十六。

  四无色定初门第十七(亦名四空定)

  六妙门初门第十八。

  十六特胜初门第十九。

  通明观初门第二十(亦名通明禅)

  名色初门第一

  一名 二色。

  今辨法界初门。先从名色而始者。至论诸法本原清净。绝名离相。尚非是一。何曾有二。不二而辨其二者。以行者初受一期妄报歌罗逻时。但有名色二法。当知名色即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之根本。能生一切法。普摄一切法。即是一切法。若诸大圣分别说一切法门。皆约名色而分别之。无有一法出于名色。故智度论偈云。

  一切诸法中但有名与色

  若欲如实观但当观名色

  虽痴心多想分别于异事

  更无有一法出于名色者

  一名 心但有字故曰名也。即是心及相应数法。虽有能缘之用而无质碍可寻。既异于色而有心意识及诸数法种种之别名。故谓之为名也。

  二色 有形质碍之法谓之为色。是十入及一入少分。皆是质碍之法。并无知觉之用。既异于心意识法。故称为色也。

  五阴初门第二

  一色阴 二受阴 三想阴 四行阴 五识阴。

  次名色而辨五阴者。以惑者迷名偏重故。大圣教门开名则为四心。对色合为五也。此五通称为阴者。一往而释。阴以阴覆为义。能覆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长生死。集散不绝。故通名为阴。

  一色阴 有形质碍之法名为色。色有十四种。所谓四大五根五尘。此之十四。并是色法也。

  二受阴 领纳所缘名为受。受有六种。谓六触因缘生六受。但境既有违顺。非违非顺之别。故六受亦各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之异也。

  三想阴 能取所领之缘相名为想。想有六种。谓取所领六尘之相。为六想也。

  四行阴 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行有六种。大品经中。说为六思。思即是行。谓于六想之后。各起不善业善业无动业也。

  五识阴 了别所缘之境名为识。识有六种。即是六识。若诸论师多云。识在二心之前。诸大乘经中。明识最居后。今依经为次料简。

  十二入初门第三

  内六根入 一眼入 二耳入 三鼻入 四舌入 五身入 六意入。

  外六尘入 一色入 二声入 三香入 四味入 五触入 六法入。

  次五阴而辨十二入者。以惑者迷色偏重故。大圣教门。开色为十。心但为二。合为十二也。通称入者。入以涉入为义。根尘相对则有识生。识依根尘仍为能入。根尘即是所入。今此十二从所入受名。故通受入名。内六入者。此之六法亲故属内。为识所依。故名为入。亦名根者。根以能生为义。此六既并有生识之功。故通名根也。

  一眼入 身分对色。能见色之处名眼。眼是四大造色。体为十色共成。所谓四大四微。身根微。眼根微也。

  二耳入 身分对声。能闻声之处名耳。耳是四大造色。亦为十色共成。谓四大四微。身根微。耳根微。

  三鼻入 身分对香。能闻香之处名鼻。鼻是四大造色。亦为十色共成。谓四大四微。身根微。鼻根微。

  四舌入 身分对味。能知味之处名为舌。舌是四大造色。亦为十色所成。谓四大四微。身根微。舌根微也。

  五身入 六分假合之体对触。能觉触处皆名为身。身是四大造色。但有九色所成。谓四大四微。身根微。

  六意入。心对一切法。即有能知法之用。名之为意。意者即心王也。是中除诸心数法。但取心王。以为意入。

  外六入者。此六法疏故属外。识所游涉。故名为入。亦名尘者。尘以染污为义。以能染污情识。故通名为尘也。

  一色入 一切对眼。所见之色名为色。色有二种色。摄一切色。一正报可见色。众生身色。青黄赤白黑色等。二依报可见色。外无知青黄赤白黑色等也。

  二声入 一切对耳。所闻之色曰声。声有二种声。摄一切声。一从正报色出声。众生语言音声也。二从依报色出声也。

  三香入 一切对鼻。所闻之色名香。香有二种香。摄一切香。一正报色处香。众生身中香臭也。二依报色出香。外一切无知色中所有香臭。

  四味入 一切对舌。所知之色曰味。味有二种味。摄一切味。一正报色处味。众生身中之六味也。二依报色处味。外一切无知色中所有六味也。

  五触入 一切对身。所觉之色名触。触有二种触。摄一切触。一正报色处触。众生身中。冷暖涩滑等十六触也。二依报色处触。外一切无知色中冷暖等一十六触也。

  六法入 一切对意所知之法名法。法有二种法。摄一切法。一者心法。是中除心王。但取相应诸心数法也。二者非心法。即过去未来色法。及心不相应诸行。及三无为法。

  十八界初门第四

  内六根界 一眼界 二耳界 三鼻界 四舌界 五身界 六意界。

  外六尘界 一色界 二声界 三香界 四味界 五触界 六法界。

  六识界 一眼识界 二耳识界 三鼻识界 四舌识界 五身识界 六意识界。

  次十二入。而辨十八界者。以惑者迷于名色俱重故。开色为十。离名作八。合为十八界也。通名界者。以界别为义。此十八法各有别体。义无浑滥。故通受界名也。

  内六根界 此具如前明。内六根入中分别其相。乃更加以界之名义者。欲使修观之徒推析无谬。不滞十六知见之妄计也。

  外六尘界 此具如前。外六尘入中分别其相。乃更加以界之名义者。意同六根。中立界名。

  六识界者。若根尘相对即有识生。识以识别为义。识依于根。能识别于尘。故此六通名识也。若了识从缘生。岂计有神使知谬取也。

  一眼识界 眼根若对色尘。即生眼识。眼识生时。即识色尘。故名眼识界也。

  二耳识界 耳根若对声尘。即生耳识。耳识生时。即识声尘。故名耳识界也。

  三鼻识界 鼻根若对香尘。即生鼻识。鼻识生时。即识香尘。故名鼻识界也。

  四舌识界 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即识味尘。故名舌识界也。

  五身识界 身根若对触尘。即生身识。身识生时。即识触尘。故名身识界也。

  六意识界 五识生已即灭。意为意识。此意识续生。意识生时。即识法尘。若五识能生意识。即以前五识为根。后意识为意识。此意识灭次识续生。是则前意识生后意识。如是亦脱传受根识之名。皆以能生为根。所生为识。今说所生之识。为意识界也。

  十六知见初门第五

  一我 二众生 三寿者 四命者 五生者 六养育 七众数 八人 九作者 十使作者 十一起者 十二使起者 十三受者 十四使受者 十五知者 十六见者。

  次名色阴入界。而辨十六知见者。名色等法中。神我本不可得。而未见道者。悉于名色等法中。妄计有我。我所。计我之心。历缘略辨。即有十六知见之别。广对诸缘。则妄计不可称数。因此颠倒。备起一切烦恼生死行业。今为欲于后明生法二空等一切观门。必须善识假实之法。故略依傍大智度论释之也。

  一我 若于名色阴入界等法中无明不了。若即若离中。妄计有我我所之实。故名我为也。

  二众生 于名色阴入界等法和合中。妄计有我生。故名众生。

  三寿者 于名色阴入界等法中。妄计有我受一期果报寿有长短。故名寿者。

  四命者 于名色阴入界等法中。妄计我命根成就连持不断。故名命者。

  五生者 于名色阴入界等法中。妄计我能起众事。如父生子。名为生者。亦计我来人中受生。故名生者。

  六养育 于名色阴入界等法中。妄计我能养育于他。故名养育。亦计我从生已来。为父母养育。故名养育。

  七众数 于名色阴入界等法中。妄计我有名色五众。十二入十八界等诸因缘。是众法有数故名众数。

\

  八人 于名色阴入界等法中。妄计我是行人。异于非行之人。故名为人。亦计我生人道。异于余道。故名为人。

  九作者 于名色阴入界等法中。妄计我有身力手足。能有所作。故名作者。

  十使作者 于名色阴入界等法中。妄计我能役他。故名使作者。

  十一起者 于名色阴入界等法中。妄计我能造后世罪福业。故名起者。

  十二使起者 于名色阴入界等法中。妄计我能令他起后世罪福业。故名使起者。

  十三受者 于名色阴入界等法中。妄计我当后身受罪福果报。故名受者。

  十四使受者 于名色阴入界等法中。妄计我当令他受苦乐果报。故名使受者。

  十五知者 于名色阴入界等法中。妄计有五根能知五尘。故名知者。

  十六见者 于名色阴入界等法中。妄计我有眼根故。能见一切色。亦计我能起邪见。我起正见名见者。

  见爱二烦恼初门第六

  一见烦恼 二爱烦恼。

  次名色阴入界。及我等十六。而辨见爱者。若迷此假实二法。则倒想纷然。故三界流转无际。皆是烦恼使之然也。若论烦恼根本。不出见爱。枝派分别。则科目甚多。所谓三毒五盖十使。九十八烦恼。八万四千乃至尘沙等数。此诸科目虽数有多少。而同是烦恼润生之力。体无殊别。但教门善巧。乃约增减之数而制立之。故缨络经云。见着二法迷法界色心。广起一切三界烦恼。通名烦恼者。烦以喧烦为义。恼以逼乱为义。能喧烦之法逼乱行者心神。致使真明不得开发。故名烦恼也。

  一见烦恼 邪心观理名之为见。若于假实之理。情迷而倒想邪求。随见偏理妄执为实。通名为见。见烦恼者。谓五利使。见谛所断八十八使。及六十二见等也。

  二爱烦恼 贪染之心名之为爱。若于假实二事。情迷随心。所对一切事境。染着缠绵。通名为爱。爱烦恼者。谓五钝使。思惟所断十使。及所断结流。爱扼缠盖缠等也。

  三毒初门第七

  一贪毒 二嗔毒 三痴毒。

  次见爱而辨三毒者。此二科既有合离之异。事须分别。若合但取痴一分为见。余一分及贪恚。并合为爱也。若离则见爱之中各有三毒。如此历三界五行。则离出九十八使。一切烦恼通名毒者。毒以沉毒为义。恼坏之甚。故云沉毒。以其能坏出世善心。故名为毒也。

  一贪毒 引取之心名之为贪。若以迷心对一切顺情之境。引取无厌。即是贪毒。历三界五行。十五贪使并是贪毒。但上二界烦恼既薄故。别受爱名。

  二嗔毒 违忿之心。名之为嗔。若以迷心对一切违情之境。便起忿怒。即是嗔毒。历欲界五行下。即有五嗔使。并是嗔毒。数人义上二界无嗔也。

  三痴毒 迷惑之心名之为痴。若迷一切事理之法。无明不了。迷惑妄取。起诸邪行。即是痴毒。亦名无明。无明有二种。一者相应无明。即是与三界五行下八十八使。相应共起。二者不相应无明。即是三界五行下十五痴使也。

  五盖初门第八

  一贪欲盖 二嗔恚盖 三睡眠盖 四掉悔盖 五疑盖。

  次三毒而辨五盖者。若论三毒之体。岂异五盖。但科目不同。名字增减有异。故次分别。所以然者。若没痴毒之名而离痴法。为睡眠掉悔疑三盖。足贪嗔为五盖也。若开五盖则烦恼无量。通名盖者。盖以覆盖为义。能覆盖行者清净善心。不得开发。故名为盖。而此五盖既的为在下所明诸禅正障。故须略辨其相。

  一贪欲盖 引取心无厌足为贪欲。分别体相。具如贪毒中说。三界五行中十五贪使。即是贪欲盖。

  二嗔恚盖 忿怒之心名为嗔恚。分别体相。具如前说。欲界五行五种嗔使。即是嗔盖也。

  三睡眠盖 意识惛熟曰睡。五情暗冥名眠。若心依无记则增长无明。故意识惛惛而熟。五情暗冥无所觉知。谓之睡眠也。数人说为增心数法。犹属见思所断十五痴使摄也。

  四掉悔盖 邪心动念曰掉。退思忧悴为悔。若纵无明谬取。则戏论动掉心生。既所为乖失。退思则有忧悔也。亦是增心数法。正属见谛所断三十二见使。摄思惟断。亦有少分也。

  五疑盖 痴心求理。犹预不决。名之为疑。若修道定等法。无明暗钝。不别真伪。因生犹预。心无决断。皆谓疑也。世间通疑。非一正论。障道之疑。即是见谛所断。三界四行十二疑使也。

  十使初门第九

  五钝使 一贪使 二嗔使 三无明使 四慢使 五疑使。

  五利使 一身见使 二边见使 三邪见使 四戒取使 五见取使。

  次五盖而辨十使者。岂有十使异于五盖。若教门但为修定者说。略立三毒五盖之数。若为修慧者说。欲使明识所断之惑无谬。故须分别为十使也。所以然者。贪嗔二盖。即是贪嗔二使。睡盖之本。即是痴使。离痴出慢。即为慢使。疑盖即疑使也。是为五钝使。掉悔即是邪思掉动之心。若细分别其相。则有五利五钝使之别。而此推之还是五盖。分别为十使也。若开十使。则出一切烦恼。此十通名使者。使以驱役为义。能驱役行者心神。流转三界。故通受使名。亦名十烦恼。烦恼义如前说。

  一贪欲使 引取无厌。名曰贪欲。分别其相。具如贪毒中说。见思所断。三界五行中十五贪。皆是贪使。

  二嗔恚使 忿怒之心。名之曰嗔。分别其相。具如嗔毒中说。见思所断。欲界五行中五恚。即是恚使也。

  三无明使 迷惑不了之心。名为无明。若以迷心缘境。随有所起。则念念永失。而不知惭愧者。皆是痴也。见思所断。三界五行下十五痴。即是无明使。

  四慢使 自恃轻他之心曰慢。若自恃种姓富贵有德才能。轻蔑于他。即是慢也。慢有八种。在下别出。乃至见思所断。三界五行下十五慢。皆是慢使也。

  五疑使 迷心乖理。犹预不决曰疑。分别其相。具如疑盖中说。三界四行十二种疑。并是疑使也。

  六身见使 若于名色阴入界中。妄计为身。名为身见。若以无明不了。则于五阴中。起二十种身见。则身见有二十种。见谛所断。一行中历三界有二身见也。

  七边见使 执边之心。名为边见。若于四边。不了随见。一边为实。余边悉为妄语。如其所见。互执一边。悉堕边见。历三世五阴。即有六十二见。并是见谛所断。合六十二见。同是一边见摄也。又约见谛所断。一行中历三界即有三边见。

  八邪见使 邪心取理故名邪见。若无明不了。四谛因果。邪心推获。谓无此理。因断灭出世间善根。乃至世间善根。作阐提行。是为邪见。见谛所断三界四行中。有十二邪见是也。

  九见取使 于非真胜法中。谬见涅槃。生心而取。故曰见取。若行道之时。虽入种种观门。而真明未发。无明不了。便谬计所得。以为真为胜。生心取着。皆名见取也。见谛所断。三界四行。有十二见取是也。

  十戒取使 于非戒中。谬以为戒。取以进行。故曰戒取。若取鸡狗牛戒。乃至九十五种外道所行之戒。以为真戒。皆名戒取。若人虽持佛戒。见有戒相。亦是戒取。见谛所断三界二行。有六种戒取是也。

  九十八使初门第十

  见谛门八十八使 欲界有三十二使 色界有二十八使 无色界二十八使。

  思惟门十使 欲界有四使 色界有三使 无色界有三使。

  次十使而辨九十八使者。正为见思两道惑障不同。欲使修观之者。精识所治之惑。断伏无滥。故教门历三界五行。细分别十使。则有九十八也。亦名九十八烦恼。通名为使。名烦恼者。类如前释。若离九十八使。则出一切烦恼。今依数人明九十八使也。若成实论人。所解则异也。

  见谛惑欲界三十二使 苦谛下具有十使。集谛下有七使。除身见边见戒取。灭谛下有七使。亦除身见边见戒取。道谛下有八使。但除身见边见。故欲界四行下。合有三十二使。

  见谛惑色界二十八使 苦谛下有九使除嗔。集谛下有六使除嗔。及除身见边见戒取。灭谛下有六使。亦除嗔及身见边见戒取。道谛下有七使。亦除嗔使及身见边见。故色界四行下。合有二十八使也。

  见谛惑无色界二十八使 苦谛下有九使。集谛下有六使。灭谛下有六使。道谛下有七使。若取若除。皆如色界中分别。故无色界四行下。合二十八使。合三界四谛下。有八十八使。并是能障见谛之惑。为须陀洹见道之所断也。分别使相略说。并如前十使章门辨也。

  思惟惑欲界四使 一贪使。二嗔使。三痴使。四慢使。

  此使从斯陀含向。入修道断。乃至阿那含果。九品方尽。

  思惟惑色界三使 一贪使。二痴使。三慢使。

  此三使并是阿罗汉向。用修道智断也。

  思惟惑无色界三使 一贪使。二痴使。三慢使。

  故三界思惟惑合有十使。足前见谛。合为九十八使。但此三使亦是阿罗汉向断。至果方尽也。

  次此应广出诸烦恼科目。所谓三漏。四流。四缚。八邪。八倒。九结。九恼。十缠。乃至五百烦恼。八万四千诸尘劳门。及恒沙等数烦恼。皆从见爱九十八使。离合而辨。若具出科目(云云)。今略出数科。足以显教门明烦恼离合惑障润生之法。诸烦恼科目。至第六卷中。别当更随要而出。

  十恶初门第十一

  身有三恶 一杀生 二偷盗 三邪淫。

  口有四恶 一妄语 二两舌 三恶口 四绮语。

  意有三恶 一贪欲 二嗔恚 三邪见。

  次诸烦恼结使而辨十恶者。以烦恼既是惑乱之法。能驱役行者心神。乃令触境颠倒。若纵此惑情而起身口意者。则动与理乖。故于三业所起。备有十恶也。通名恶者。恶以乖理为义。此十并是乖理而起。故名为恶。亦名十不善道。以其能通苦报。故非善道也。

  一杀生 断一切众生命。故名为杀生。

  二偷盗 盗取他财物。故名为偷盗。

  三邪淫 于非妻妾而行欲事。故名邪淫。

  四妄语 以言诳他。故名妄语。

  五两舌 构斗之言间他。令致得失分。乖名为两舌。

  六恶口 恶言加彼。令他受恼。名为恶口。

  七绮语 绮侧语辞言乖道理。名为绮语。

  八贪欲 引取顺情尘境。心无厌足。名为贪欲。

  九嗔恚 若对违境。心生忿怒。名为嗔恚。

  十邪见 拨正因果。僻信求福。皆名邪见。

  次此应出四重。五逆。七逆。谤方等经。用僧鬘物。作阐提行。十六恶律仪等。诸轻重恶业科目。皆从十恶中。离合分别而说者。今欲论诸入道要门具出(云云)。至后第六卷中。别当更出。

  十善初门第十二

  身三种善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口四种善 一不妄语 二不两舌 三不恶口 四不绮语。

  意三种善 一不贪欲 二不嗔恚 三不邪见。

  次十恶而辨十善者。若人能知恶是乖理之行故。现在将来由斯招苦。则必须息恶行善。可以来世永致清升之乐果。是以次十恶而明十善也。但十善有二种。一止。二行。止则但止前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安一切。此二通称善者。善以顺理为义。息倒归真。故云顺理。止则息于重倒之恶。行则渐归胜道之善。故止行二种。皆名为善。或加以道名。以能通至乐果也。

  一不杀生 即是止善。止前杀生之恶行。善者当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盗 即是止善。止前盗他财物之恶行。善者当行布施之善。

  三不邪淫 即是止善。止前于非妻妾淫欲之恶行。善者当行恭敬之善。

  四不妄语 即是止善。止前虚言诳他之恶行。善者当行实语之善也。

  五不两舌 即是止善。止前构斗两边之恶行。善者当行和合之善。

  六不恶口 即是止善。止前恶言加人之恶行。善者当行软语之善。

  七不绮语 即是止善。止前绮侧乖理之恶语行。善者当行有义语饶益之善。

  八不贪欲 即是止善。止前引取无厌之恶行。善者当行不净观。观诸六尘皆欺诳不净之观行善。

  九不嗔恚 即是止善。止前忿怒之恶行。善者当行慈忍之善。

  十不邪见 即是止善。止前拨正因果僻信邪心之恶行。善者当行正信归心正道生智慧之善心。

  三归戒初门第十三

  一归佛 二归法 三归僧。

  次十善而辨三归者。如来未兴于世。尔时已有十善之化。是为世间旧善。岂有三宝之可归。大圣初成正觉。方因提谓长者。开授三归之戒。翻邪归正。以为入圣之根本。三乘行者。归宗进行。此为初首也。三归之用。正破三邪。济三涂。接三乘。出三有。佛法以此三归为本。通发一切戒品及诸出世善法。岂同十善之旧法耶。问曰。十二门禅亦是旧法。今何故不三归前说。答曰。若依说教时节实如所问。但今欲次论修行戒定之次。则不得尔。今次三归之下。备出诸戒科目。并同此意。

  一归依佛 佛陀秦言觉者。自觉觉他。故名为佛。归者以反还为义。反邪师还事正师。故名归。依者凭也。凭心灵觉。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也。故经云。归依于佛者。终不更归依其余诸外天神也。

  二归依法 达磨秦言法。法云可轨。大圣所说。若教若理。可为心轨。故言法也。归者反邪法还修正法。故名归。依者凭佛所说。法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法者。永离于杀害。

  三归依僧 僧伽秦言众。众名和合。出家三乘行者。心与佛所说事理法合。故名为僧。归者反九十五种邪行之侣。归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故名归。依者凭心出家三乘正行伴。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僧者。永不复更归依其余诸外道也。

  五戒初门第十四

  一不杀生戒 二不偷盗戒 三不邪淫戒 四不妄语戒 五不饮酒戒。

  次三归而辨五戒者。大智度论云。念佛如医王。念法如服药。念僧如瞻病人。念戒如药禁忌。今所以次三归而明诸戒品。意在此也。故佛为提谓等在家弟子。受三归已。即授五戒。为优婆塞。若在家佛弟子。破此五戒则非清信士女。故经云。五戒者天下大禁忌。若犯五戒。在天则违五星。在地则违五岳。在方则违五帝。在身则违五藏。如是等世间违犯无量。若约出世。犯五戒者。则破五分法身一切佛法。所以者何。五戒是一切大小乘尸罗根本。若犯五戒。则不得更受大小乘戒也。若能坚持。即是五大施也。此五通名戒者。以防止为义。能防恶律仪无作之非。止三业所起之恶。故名防止。

  一不杀生戒 云何名杀生。若实知是众生。发心欲杀而夺其命。起身业有作已。是名杀罪。若不作是事。名不杀戒。其余系闭鞭打等。是杀方便非正罪。

  二不偷盗戒 云何名盗。知他物生盗心。取物去离本处物属我。是名盗。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盗戒。其余计校乃至手捉未离地等。是盗方便非正罪。

  三不邪淫戒 云何名邪淫。若女人为父母兄弟姊妹夫主儿子。世间法王法守护。若出家戒法护。乃至自妇受一日戒法。若有娠乳儿。及非道处。如是犯者。名为邪淫。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淫戒其余言戏。以物相要。乃至捉手触身。未遂淫事。皆为邪淫方便非正罪。

  四不妄语戒 云何名妄语。不净心欲诳他。隐覆实事。出异语生口业。是名妄语。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语戒。妄语之罪。从言声相解生。若不相解。虽不实语。皆是妄语方便。不谓正罪。

  五不饮酒戒 云何名酒。酒有三种。一者谷酒。二者果酒。三者药酒。若干若湿。若浊若清。如是等能令人心动放逸。起三十六失。若不饮者。是名不饮酒戒也。

  次此应明在家优婆塞优婆夷。一日一夜八戒。出家沙弥沙弥尼十戒。式叉摩那尼六法戒。比丘比丘尼十种得戒。五篇七聚相。乃至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及三千威仪。八万律仪。是中皆应次第略出科目。辨大圣从粗至细制戒之意。事转繁多具列(云云)。今欲且逐要出诸禅定智慧法门科目次第。此诸戒中事数。至下第六卷。别更随要者出之。

  四禅初门第十五

  一初禅 二二禅 三三禅 四四禅。

  今次诸戒品而辨四禅者。上所明戒相。虽复粗细有殊。终是同防欲界身口外恶。既未除细乱。岂能超出欲界之境。若自尸罗皎洁。志在禅门。专修五法(五法在下别出科目)则色界清净四大自现身中缘。是以次第获得根本四禅种种胜妙支林功德尔乃因超欲网果居色界。通名禅者。禅是西土之音。此翻弃恶。能弃欲界五盖等一切诸恶。故云弃恶。或翻功德丛林。或翻思惟修。今不具释。而言根本者。以无量心背舍胜处一切处神通变化及无漏观慧等种种诸禅三昧。悉从四禅中出。故称根本。

  初禅有五支 一觉支 二观支 三喜支 四乐支 五一心支。

  一觉支 初心在缘名为觉。行者依未到地。发初禅色界清净色法。触欲界身根。心大惊悟。尔时即生身识觉。此色触未曾有功德利益。故名觉支。

  二观支 细心分别名为观。行者既证初禅功德。即以细心。分别此禅定中色法诸妙功德境界。分明无诸盖覆。如是等功德。欲界之所未有。故名观支。

  三喜支 欣庆之心名为喜。行者初发禅时。乃有喜生。但分别未了。故喜心未成。若观心分别。所舍欲界之乐甚少。今获得初禅。利益甚多。如是思惟已。则欢喜无量。故名喜支。

  四乐支 怡悦之心名为乐。行者发初禅时。乃即有乐。但分别喜动踊心息。则恬然静虑。受于乐触怡悦之安快。故名乐支。

  五一心支 心与定法一。故名曰一心。行者初证禅时。乃即着定。而心犹依觉观喜乐之法。故有细微之散。若受喜乐心。自然与定法一。故名一心支。

  二禅有四支 一内净支 二喜支 三乐支 四一心支。

  一内净支 心无观觉之浑浊。故名内净。行者欲离初禅时。种种诃责觉观。觉观既灭则心内静。心与静色法相应。豁尔明净。故名内净支也。

  二喜支 欣庆之心名之为喜。行者初得内净时。即与喜俱发。而喜心未成。次心自庆。得免觉观之患。获得胜定内净之喜。欢喜无量。故名为喜支。

  三乐支 怡悦之心名之为乐。行者喜踊之情既息则恬然静虑。受于内净喜中之悦乐。故名为乐支也。

  四一心支 心与定法一。谓之一心。行者受乐心息。则心与定一。澄停不动。故名为一心支。

  三禅有五支 一舍支 二念支 三慧支 四乐支 五一心支。

  一舍支 离喜不悔。此心名舍。行者欲离二禅时。种种因缘。诃责于喜。喜既灭谢。三禅即发。若证三禅之乐。则舍二禅之喜。不生悔心。故名为舍。亦名三禅。乐初生时。是乐三界第一。能生心着。心着则禅坏。故须行舍。

  二念支 念名爱念。行者既发三禅之乐。乐从内起。应须爱念。将息则乐得增长。乃至遍身。如慈母念子。爱念将养。故名念支。

  三慧支 解知之心名慧。行者既发三禅之乐。此乐微妙。难得增长遍身。若非善巧之解慧。则不能方便长养此乐得遍身。

  四乐支 怡悦之心名之为乐。行者发三禅乐已。若能善用舍念慧将护此乐。乐既无过则增长遍身怡悦受乐安快三禅之乐。三禅为最乐。若离三禅。余地更无遍身之乐也。

  五一心支 心与定法一。名曰一心。行者受乐心息。则心自与定法一。澄渟不动。名一心支。

  四禅四支 一不苦不乐支 二舍支 三念支 四一心支。

  一不苦不乐支 中庸之心。不苦不乐。行者欲离三禅时。种种因缘。诃责于乐。乐既谢灭。则不动之定。与舍俱发。故内心湛然。不苦不乐也。

  二舍支 离乐不悔此心名舍。行者既得第四禅不动真定。则舍三禅难舍之乐。不生悔心。故名舍支。亦云。证四禅不动定时。不应取定起动念心。若心行舍。则无动念之乖也。

  三念清净支 念者爱念也。行者既得四禅真定。当念下地之过。念自功德。方便将养令不退失。进入胜品。故名为念。亦云是四禅中有不动照了正念分明。故名念支。

  四一心支 心与定法一。名一心支。行者既得四禅舍俱之定。舍念将息。则心无所依。泯然凝寂。一心在定。犹如明镜。不动净木无波湛然而照万像皆现。何故此四禅中。独名不动定也。初禅觉观动。二禅喜所动。三禅乐所动。是四禅中先离忧喜。今复除苦乐。故名真定也。三界胜定。无复过此若三乘行人。善巧照了分明。则因此定发真无漏。有漏外道无慧方便。入此定时。不坏身色。直灭其心。入无想定。谓为涅槃。是为邪倒。非涅槃也。从初禅至四禅。有十八法。皆名支者支派也。从四禅中分派。出十八功德。故名支也。

  四无量心初门第十六

  一慈无量心 二悲无量心 三喜无量心 四舍无量心。

  次四禅而辨四无量心者。四禅但是自证禅定功德。而未有利他之功。故乐大功德者。当怜愍一切众生。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定。此四通名无量心者。从境以得名。以所缘众生无量故。能缘之心。亦随境无量。故悉受无量心名。

  一慈无量心 能与他乐之心。名之为慈。若行者于禅定中。念众生令得乐时。心数法中生定。名为慈定。是慈相应心。无嗔无恨。无怨无恼。善修得解。广大无量遍满十方。名慈无量心。

  二悲无量心 能拔他苦之心。名之为悲。若行者于禅定中。念受苦众生令得解脱时。心数法中生定。名为悲定。是悲相应心。无嗔无恨。无怨无恼。善修得解。广大无量遍满十方。是为悲无量心也。

  三喜无量心 庆他得乐。生欢悦心。名之为喜。若行者于禅定中。念众生令离苦得乐欢喜时。心数法中生定。名为喜定。是喜相应心。无嗔无恨无怨无恼。善修得解。广大无量遍满十方。是为喜无量心。

  四舍无量心 若缘于他无憎无爱之心。名之为舍。行者于禅定中。念众生悉念同得无憎无爱如证涅槃。寂然清净。如是念时。心数法中生定。名为舍定。是舍相应心。无嗔无恨无怨无恼。善修得解。广大无量遍满十方。是为舍无量心。

  四空定初门第十七

  一虚空处定 二识处定 三无所有处定 四非有想非无想处定。

  次无量心而。辨四空处定者。四无量心中。虽有大功德。而未免形质之患累。若行人厌色如牢狱者。则心心乐欲出离色笼。故次无量以明四空处定。通言空者。此四定体无形色。故名为空。各依所证之境。为处境法持心。心无分散。故名定也。

  一空处定 若灭三种色缘空而入定者。名空处定。行者厌患色如牢狱。心欲出离。即修观智。破于色故过一切色相。灭有对相。不念种种相。入无边虚空处。心与虚空之法相应。是为虚空处定。

  二识处定 若舍空缘识而入定者。名识处定。行者厌患虚空。虚空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虚空。转心缘识。心与识法相应。名为识处定。

  三无所有处定 若舍识处心。依无所有法而入定者。名无所有处定。行者厌患于识三世之识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故舍缘识。转心依无所有法。心与无所有法相应。名为无所有处定。有人解云。舍多识取少识。缘之入定。名无所有处定也。

  四非有想非无想定。若舍二边之想而入定者。名非有想非无想定。行者厌患无所有处想如痴。有想处如痈如疮。更有定名非有想非无想处。即舍无所有处。缘念非有非无想之法。心与非有非无想法相应。是为非有想非无想处定。亦云。凡夫外道得此定。谓证涅槃。断一切想。故言非有想。佛弟子如实知有细想。依四众而住。故云非无想得失。合而立名。故云非有想非无想处定。略明三界十二门禅。极在于此也。

  六妙门初门第十八

  一数 二随 三止 四观 五还 六净。

  次四空定而辨六妙门者。前来所明禅定。虽复深远。而并是世间旧法。从初至后。厌下攀上。地地之中。都未有观慧照了出世方便。故凡夫外道。修得此十二门禅。不能发真悟道。是以生死无绝。意在此也。今之六法。前三是定。后三是慧。定爱慧察。能发真明。出离生死。岂同上也。此六通言妙门者。涅槃为妙门。谓能通六法。次第相通。能至真妙泥洹。故云妙门。一家所明。有十种六妙门。今但略出次第相生一科。六门以为次者。此六门既是亦有漏亦无漏禅。于余亦有漏亦无漏禅中。浅而且局。故以为次也。

  一数息门 摄心在息。从一至十。名之为数。行者为修无漏真法。先须调心入定。欲界粗散难摄。非数不治。故须善调身息。从一至十。则粗乱静息。心神停住。是为入定之要。故以数息。为妙门也。

  二随息门 细心依息。知入知出。故曰为随。行者虽因数息心住而禅定未发。若犹存数则心有起念之失。故须放数修随。心依于息。入时知入。出时知出。长短冷暖。皆悉知之。若心安明净。因是则诸禅自发。故以随为门也。

  三止门 息心静虑。名之为止。行者虽因随息心安明净。而定犹未发。若心依随。则微有起想之乱。澄渟安隐。莫若于止。故舍随修止。是中多用凝心止也。凝心寂虑。心无波动。则诸禅定自然开发。故以止为门。

  四观门 分别推析之心名为观。行者虽因止证诸禅定。而解慧未发。若住定心。则有无明味着之乖。故须推寻检析所证禅定。是中多用实观四念处也。若观心分明。则知五众虚诳。破四颠倒及我等十六知见。颠倒既无。无漏方便因此开发。故以观为门。

  五还门 转心反照。名之为还。行者虽修观照。而真明未发。若计有我能观析破于颠倒。则计我之惑。还附观而生。同于外道。故云是诸外道计着。观空智慧。不得解脱。若觉此患。即当转心反照能观之心。若知能观之心虚诳无实。即附观执我之倒自亡。因是无漏方便自然而朗。故以还为门。

  六净门 心无所依。妄波不起。名之为净。行者修还之时。虽能破观之倒。若真明未发。而住无能所。即是受念。故令心智秽浊觉知。此已不住不着。泯然清净。因此真明开发。即断三界结使。证三乘道。故云。其清净得一心者。则万邪灭矣。以净为门。意在此也。

  十六特胜初门第十九

  一知息入 二知息出 三知息长短 四知息遍身 五除诸身行 六受喜 七受乐 八受诸行心 九心作喜 十心作摄 十一心作解脱 十二观无常 十三观出散 十四观离欲 十五观灭 十六观弃舍。

  次六妙门而辨十六特胜者。此二种禅定。大意虽同。而六妙门。一往竖浅横广。十六特胜。则竖长横局。长则位远难穷。次后而明也。皆称特胜者。解释别有因缘事。具出(云云)。但此禅始从调心。终至非想。地地皆有观照。能发无漏。而无厌恶自害之失。故受特胜之名。诸师多以此十六对四念处观。若作此释。则进退约位。但与六妙门齐。分别二种。对特胜之相。竖横不同。略如下辨。适取意用之。

  一知息入 修习特胜之初。正依随息。故以知息入为门。即代初数息调心之法。所以然者。数息则闇心而数。故观慧不明。今知息入。则照息分明。故解慧易发。是以用知息入为调心法也。若将十六特胜。横对四念处者。从知息入去。有五特胜。并属身念处观。

  二知息出 修特胜者。当以此知息出代数息初调心法也。意如前释。若对念处犹属身念处观也。

  三知息长短 修特胜者。藉观以调心。心既静细。则照了渐明。若得粗住细住。及欲界定。定中暗障薄。即便觉息入出。长短之相也。若对念处。犹属身念处观也。

  四知息遍身 修特胜者。从欲界定。与观相扶。入未到地。故证未到地定时。即觉身及定法。悉皆虚假。息之入出。遍身微微。如有如无。既于定中。照了分明。染着心薄也。若对念处。犹属身念处也。

  五除诸身行 修特胜者。从未到地。欲入初禅时。常应观析。因此若发初禅觉观之法。则身心豁然开朗。如明眼人开仓。即自了了。见仓中所有。分别所证境界。皆虚假空无人我。既无人我。谁作诸事。谁受禅定。是则颠倒所起身业。皆悉坏灭。故云除诸身行。若对念处。齐此犹属身念处观。

  六受喜 修特胜者。既常与观慧相应。若证初禅。喜支即能照了。因是喜生无过。故云受喜。若对念处。从此有三特胜。并属受念处观。

  七受乐 修特胜者。既常与观慧相应。若证初禅。得乐支时。即能觉了。便于乐支。不起见着。以无所受。而受乐触。故云受乐。若对念处。犹属受念处观。

  八受诸心行 修特胜者。既常与观慧相扶。若证初禅一心支时。即能照了一心。不起颠倒。于一心中。获得正受。故云受诸心行。若对念处。齐此犹属受念处观也。

  九心作喜 修特胜者。离初禅入二禅时。常自照了。因是若发二禅内净喜。则真喜从观慧而生。故名心作喜。若对念处。从此有三特胜。并属心念处观也。

  十心作摄 修特胜者。既因观慧。得二禅一心支。即照了一心。因是倒想不起。故云心作摄也。若对念处。犹属心念处观。

  十一心作解脱 修特胜者。离二禅入三禅。常有观照。是故若发三禅即能照了。虽得妙乐。心不耽着。无累自在。故云心作解脱。若对念处。齐此犹属心念处观。

  十二观无常 修特胜者。离三禅入四禅时。常修观照。是故若发四禅不动定时。即自观达。定中心识虚诳。念念生灭。故云观无常也。若对念处。从此有五特胜。皆属法念处观。

  十三观出散 修特胜者。从四禅入虚空处时。加修观智。内外照了。是故若证空定之时。即知能离色界。缘空之识。自在逍散。而虚诳不实。心不爱着。故云观出散。若对念处犹属法念处观。

  十四观离欲 修特胜者。离虚空处定。入识处时。常以观慧。内自推捡。欲离虚空处。离欲之心。是故发识处定。即能观达。识定虚诳不实。心不爱着。故云观离欲。若对念处。犹属法念处观。

  十五观灭 修特胜者。离识处入无所有时。以智照了所修之境。能修之心。是故若发无所有处定。即自观达无所有处虚诳不实。心不住着。故云观灭。若对念处。犹属法念处观。

  十六观弃舍 修特胜者。离无所有。修非有想非无想定时。即自以智观察所修之法。能修之心。是故若发非想定时。即观照分明。知非想处两舍之定。犹有细想。四众和合而有虚诳不实。非是涅槃安乐真法。则心不爱着。特胜行者。若于地地。修观照了。则地地之中。颠倒不起。心不染着。随其因缘会处。即于是地。发真无漏。证三乘道。略辨特胜竟。言少则意难见。读者必须细心比类令知地地之中。与根本禅四空证定。一往虽同。而观慧有别也。

  通明禅初门第二十

  初禅 二禅 三禅 四禅 虚空处 识处 少处 非有想非无想处 灭受想定。

  次十六特胜。而辨通明禅。此禅竖深横细。定观精巧。过于特胜。故次后辨之。而不次九想背舍后辨者。此禅虽是实观深细。而未具无漏得解。广大对治之用。于破烦恼义劣。故不次背舍等安之。亦以非其气类。今次十六之后。正应从容得所也。言通明者。辨此禅相。具出大集经中。但经不别出名目。而北国诸禅师。坐证此法者。欲以教人。必须标名传世若用根本禅说。虽定名一往相似。而行相迥异。还用此名。说者行人便作常解。则大乖其妙。若安十六特胜观法。虽小相似。而名目都不相关。若对背舍胜处等。名之与观。条然并异。既进退并不同余禅。岂可用余禅名说。故别为立自名。名曰通明。所言通明者。修此禅时。必须三事通观。故云通明。亦以能发六通三明。故云通明。但此禅境界繁多。非可传述。今止列大集经中所出科目示知有此一法门异常所传禅也。

  初禅六支 大集经云。言初禅者。亦名为具。亦名为离。离者谓离五盖。具者谓具足五支。言五支者。觉观喜乐安定。一觉支者。云何名觉。如心觉大觉。思惟大思惟。观于心性。是名觉。云何名观。心行大行。遍行随喜。是名为观。云何名喜。如真实知大知小。心动其心。是名为喜。云何名为乐。行于此法。心悦受于乐触。是名为乐。云何名为安。谓心安身安。受于乐触。是名为安。云何名为定。谓若心住大住不乱。于缘不谬。无有颠倒。是名为住。

  二禅三支 大集经云。言二禅者。亦名为离。亦名为具。离者同离五盖。具者具足三支。谓喜安定也。

  三禅五支 大集经云。言三禅者。亦名为离。亦名为具。离者谓离五盖。具者具足五支。谓念舍慧安定。

  四禅四支 大集经云。言四禅者。亦名为离。亦名为具。离者同离五盖。具者具足四支。谓念舍不苦不乐定。

  空处定 大集经云。若有比丘。观身厌患。远离身相。一切身触喜触乐触。分别色相。远离色阴。观无量空处。是名比丘得空处定也。

  识处定 大集经云。若有比丘。修奢摩他毗婆舍那观。心意识自知此身不受三受。以得远离是三种受。是名比丘得识处定。

  少处定 大集经云。若有比丘。观三世空。知一切行。亦生亦灭。空处识处。亦生亦灭。作是观已。次第观识。我今此识亦识非识。若非识者。名寂静我。云何求断此识。是名得少处定。

  非想定 大集经云。若有比丘。有非想心。作是思惟。我今此想。是苦是漏。是疮是痈。是不寂静。若我能断如是非想及非非想。是名寂静。若有比丘。能断如是想非非想者。是名获得无想解脱门。何以故。法行比丘。作是思惟。若有受想。若有识想。若有触想。若有空想。若有识想。若非想非非想等。皆名粗想。我今若修无想。无想三昧。则能永断如是等想。是故见于非想非非想为寂静。如是见已。入非非想定。已不爱不着。破无明。彼无明已。名获阿罗汉果。前三种定。二道所断。后第四定。终不可以世俗道断。凡夫于非想处。虽离粗烦恼。而亦有十种细法。以其无粗烦恼故一切凡夫。谓是涅槃。凡夫者。外道郁头蓝弗是也。

  灭尽定 大集经云。憍陈如。若有比丘。修习圣道。厌离四禅四空处观。灭庄严之道。而入灭尽定也。

  今此所述。通明禅支。并出大集经文。是中未有一句私解。读者自具寻思。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