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大念处经

发布时间:2023-02-13 16:10:18作者:心经问答网

  圣典篇 大念处经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古卢国名为甘马萨昙马的古卢市镇。

  在那里,世尊对比库们说:“诸比库。”那些比库回答世尊:“尊者。”世尊如此说:

  总说

  “诸比库,此一行道,能清净有情,超越愁、悲,灭除苦、忧,得达如理,现证涅槃,此即是四念处。

  哪四种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于身随观身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于受随观受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于心随观心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于法随观法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

  ——总说结束——

  身随观 入出息部分

  那么,诸比库,比库又如何于身随观身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前往林野,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结跏趺而坐,保持其身正直,置念于面前。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

  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

  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

  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

  诸比库,犹如熟练的辘轳匠或辘轳匠的学徒,在长转时了知:‘我在长转。’在短转时了知:‘我在短转。’

  诸比库,同样地,比库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

  如此,或于内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内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身’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入出息部分结束——

  身随观 威仪路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在行走时,了知:‘我行走。’或站立时,了知:‘我站立。’或坐着时,了知:‘我坐着。’或躺卧时,了知:‘我躺卧。’无论身体所处如何,只是如实地了知。

  如此,或于内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内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身’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威仪路部分结束——

  身随观 正知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在前进、返回时保持正知,向前看、向旁看时保持正知,屈、伸[手足]时保持正知,持桑喀帝、钵与衣时保持正知,食、饮、嚼、尝时保持正知,大、小便利时保持正知,行走、站立、坐着、睡眠、觉醒、说话、沉默时保持正知。

  如此,或于内……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正知部分结束——

  身随观 厌恶作意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对此从脚底以上、从发顶以下、为皮肤所包的身体,观察充满种种之不净:‘于此身中有头发、身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油膏、唾液、鼻涕、关节滑液、尿。’

  诸比库,犹如两端开口之袋,装满了各种谷类,比如稻米、米、绿豆、豆、芝麻、米粒。有眼之人打开之后,即能观察:‘这是稻米,这是米,这是绿豆,这是豆,这是芝麻,这是米粒。’

  同样地,诸比库,比库对此从脚底以上、从发顶以下、为皮肤所包的身体,观察充满种种之不净:‘于此身中有头发、身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油膏、唾液、鼻涕、关节滑液、尿。’

  如此,或于内……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厌恶作意部分结束——

  身随观 界作意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如其住立,如其所处,以界观察此身:‘于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诸比库,犹如熟练的屠牛者或屠牛者的学徒,杀了牛并切成肉片之后,坐在四衢大道。同样地,诸比库,比库如其住立,如其所处,以界观察此身:‘于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如此,或于内身随观身而住……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界作意部分结束——

  身随观 九墓地部分

  再者,诸比库,如同比库见到被丢弃在墓地里的尸体,死后经一日,经两日或三日,已经肿胀、青瘀、脓烂。他比较于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无法避免如此。’

  如此,或于内……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再者,诸比库,如同比库见到被丢弃在墓地里的尸体,正被乌鸦、兀鹰、鹫、苍鹭、狗、老虎、豹、豺狼或各种虫所噉食。他比较于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无法避免如此。’

  如此,或于内……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再者,诸比库,如同比库见到被丢弃在墓地里的尸体,骨锁尚有肉有血,由筋腱连结着……骨锁已无肉,为血所污,由筋腱连结着……骨锁已无血、肉,由筋腱连结着……已无连结的骨头散落各处:一处为手骨,另一处为脚骨,另一处为踝骨,另一处为胫骨,另一处为股骨,另一处为髋骨,另一处为肋骨,另一处为脊椎骨,另一处为肩胛骨,另一处为颈椎骨,另一处为颚骨,另一处为齿骨,另一处为头骨。他比较于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无法避免如此。’

  如此,或于内……而住。

  再者,诸比库,如同比库见到被丢弃在墓地里的尸体,骨头白如螺贝之色……骨头堆积经过三四年……骨头腐朽成为粉末。他比较于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无法避免如此。’

  如此,或于内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内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身’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九墓地部分结束——

  ——十四种身随观结束——

  受随观

  那么,诸比库,比库又如何于受随观受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感到乐受时,了知:‘我感到乐受。’感到苦受时,了知:‘我感到苦受。’感到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到不苦不乐受。’感受到有物染的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乐受。’感受到无物染的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无物染的乐受。’感受到有物染的苦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苦受。’感受到无物染的苦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无物染的苦受。’感受到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感受到无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无物染的不苦不乐受。’

  如此,或于内受随观受而住,或于外受随观受而住,或于内外受随观受而住。或于受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受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受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受’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受随观受而住。

  ——受随观结束——

  心随观

  那么,诸比库,比库又如何于心随观心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于有贪心,了知:‘有贪心’;离贪心,了知:‘离贪心’。有瞋心,了知:‘有瞋心’;离瞋心,了知:‘离瞋心’。有痴心,了知:‘有痴心’;离痴心,了知:‘离痴心’。昏昧心,了知:‘昏昧心’;散乱心,了知:‘散乱心’。广大心,了知:‘广大心’;不广大心,了知:‘不广大心’。有上心,了知:‘有上心’;无上心,了知:‘无上心’。得定心,了知:‘得定心’;无定心,了知:‘无定心’。解脱心,了知:‘解脱心’;未解脱心,了知:‘未解脱心’。

  如此,或于内心随观心而住,或于外心随观心而住,或于内外心随观心而住。或于心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心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心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心’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心随观心而住。

  ——心随观结束——

  法随观 盖部分

  那么,诸比库,比库又如何于法随观法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对五盖而于法随观法而住。诸比库,比库又如何对五盖而于法随观法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内[心]存在欲贪,了知:‘我内[心]有欲贪。’内[心]不存在欲贪,了知:‘我内[心]没有欲贪。’他了知未生起的欲贪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欲贪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的欲贪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内[心]存在瞋恚,了知:‘我内[心]有瞋恚。’内[心]不存在瞋恚,了知:‘我内[心]没有瞋恚。’他了知未生起的瞋恚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瞋恚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的瞋恚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内[心]存在昏沉、睡眠,了知:‘我内[心]有昏沉、睡眠。’内[心]不存在昏沉、睡眠,了知:‘我内[心]没有昏沉、睡眠。’他了知未生起的昏沉、睡眠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昏沉、睡眠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的昏沉、睡眠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内[心]存在掉举、追悔,了知:‘我内[心]有掉举、追悔。’内[心]不存在掉举、追悔,了知:‘我内[心]没有掉举、追悔。’他了知未生起的掉举、追悔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掉举、追悔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的掉举、追悔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内[心]存在疑,了知:‘我内[心]有疑。’内[心]不存在疑,了知:‘我内[心]没有疑。’他了知未生起之疑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疑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疑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如此,或于内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内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法’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对五盖而于法随观法而住。

  ——盖部分结束——

  法随观 蕴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对五取蕴而于法随观法而住。诸比库,比库又如何对五取蕴而于法随观法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了知]:‘如是色,如是色之集,如是色之灭;如是受,如是受之集,如是受之灭;如是想,如是想之集,如是想之灭;如是诸行,如是诸行之集,如是诸行之灭;如是识,如是识之集,如是识之灭。’

  如此,或于内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内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法’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对五取蕴而于法随观法而住。

  ——蕴部分结束——

  法随观 处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对六种内、外处而于法随观法而住。诸比库,比库又如何对六种内、外处而于法随观法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了知眼,了知色,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他了知耳,了知声,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他了知鼻,了知香,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他了知舌,了知味,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他了知身,了知触,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他了知意,了知法,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如此,或于内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内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法’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对六种内、外处而于法随观法而住。

  ——处部分结束——

  法随观 觉支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对七觉支而于法随观法而住。诸比库,比库又如何对七觉支而于法随观法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内[心]存在念觉支,了知:‘我内[心]有念觉支。’内[心]不存在念觉支,了知:‘我内[心]没有念觉支。’他了知未生起的念觉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念觉支如何修习至圆满。

  内[心]存在择法觉支,了知:‘我内[心]有择法觉支。’内[心]不存在择法觉支,了知:‘我内[心]没有择法觉支。’他了知未生起的择法觉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择法觉支如何修习至圆满。

  内[心]存在精进觉支,了知:‘我内[心]有精进觉支。’内[心]不存在精进觉支,了知:‘我内[心]没有精进觉支。’他了知未生起的精进觉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精进觉支如何修习至圆满。

  内[心]存在喜觉支,了知:‘我内[心]有喜觉支。’内[心]不存在喜觉支,了知:‘我内[心]没有喜觉支。’他了知未生起的喜觉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喜觉支如何修习至圆满。

  内[心]存在轻安觉支,了知:‘我内[心]有轻安觉支。’内[心]不存在轻安觉支,了知:‘我内[心]没有轻安觉支。’他了知未生起的轻安觉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轻安觉支如何修习至圆满。

  内[心]存在定觉支,了知:‘我内[心]有定觉支。’内[心]不存在定觉支,了知:‘我内[心]没有定觉支。’他了知未生起的定觉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定觉支如何修习至圆满。

  内[心]存在舍觉支,了知:‘我内[心]有舍觉支。’内[心]不存在舍觉支,了知:‘我内[心]没有舍觉支。’他了知未生起的舍觉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舍觉支如何修习至圆满。

  如此,或于内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内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法’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对七觉支而于法随观法而住。

  ——觉支部分结束——

  法随观 谛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对四圣谛而于法随观法而住。诸比库,比库又如何对四圣谛而于法随观法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如实了知:‘此是苦。’如实了知:‘此是苦之集。’如实了知:‘此是苦之灭。’如实了知:‘此是导至苦灭之道。’

  ——第一诵分结束——

  广说苦谛

  诸比库,何谓苦圣谛?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即苦。

  诸比库,什么是生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诞生、出生、入胎、再生、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诸比库,这称为生。

  诸比库,什么是老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年老、衰老、牙齿损坏、头发斑白、皮肤变皱、寿命减损、诸根成熟。诸比库,这称为老。

  诸比库,什么是死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死亡、灭殁、破坏、消失、逝世、命终、诸蕴的分离、身体的舍弃、命根的断绝。诸比库,这称为死。

  诸比库,什么是愁呢?诸比库,若是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愁虑、忧愁、哀愁、内[心]忧愁、内[心]悲哀。诸比库,这称为愁。

  诸比库,什么是悲呢?诸比库,若是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哭泣、悲叹、悲泣、悲哀、哀号、悲痛。诸比库,这称为悲。

  诸比库,什么是苦呢?诸比库,身体的苦,身体的不适,由身触而生的痛苦、不适感受。诸比库,这称为苦。

  诸比库,什么是忧呢?诸比库,心的苦,心的不愉快,由意触而生的痛苦、不适感受。诸比库,这称为忧。

  诸比库,什么是恼呢?诸比库,若是由于具足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郁恼、忧恼、憔悴、绝望。诸比库,这称为恼。

  诸比库,什么是怨憎会苦呢?于此,凡是那些不可喜的、不可爱的、不可意的色、声、香、味、触、法,或者那些意图不利者、意图无益者、意图不安乐者、意图不安稳者,若与他们一起交往、会合、共聚、结合。诸比库,这称为怨憎会苦。

  诸比库,什么是爱别离苦呢?于此,凡是那些可喜的、可爱的、可意的色、声、香、味、触、法,或者那些希望有利者、希望有益者、希望安乐者、希望安稳者,母亲、父亲、兄弟、姐妹、朋友、同事或血亲,若不能与他们一起交往、会合、共聚、结合。诸比库,这称为爱别离苦。

  诸比库,什么是所求不得是苦呢?诸比库,有生法的诸有情生起如此的欲求:‘啊!愿我们将没有生法,希望生不要到来!’然而却不能达成这样的欲求,这是所求不得苦。

  诸比库,有老法的诸有情生起如此的欲求:‘啊!愿我们将没有老法,希望衰老不要到来!’然而却不能达成这样的欲求,这也是所求不得苦。

  诸比库,有病法的诸有情生起如此的欲求:‘啊!愿我们将没有病法,希望疾病不要到来!’然而却不能达成这样的欲求,这也是所求不得苦。

  诸比库,有死法的诸有情生起如此的欲求:‘啊!愿我们将没有死法,希望死亡不要到来!’然而却不能达成这样的欲求,这也是所求不得苦。

  诸比库,有愁、悲、苦、忧、恼诸法的诸有情生起如此的欲求:‘啊!愿我们将没有愁、悲、苦、忧、恼诸法,希望愁、悲、苦、忧、恼不要到来!’然而却不能达成这样的欲求,这也是所求不得苦。

  诸比库,何谓‘简而言之:五取蕴即苦’呢?这就是: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诸比库,这些称为‘简而言之:五取蕴即苦’。诸比库,这称为苦圣谛。

  广说集谛

  诸比库,何谓苦集圣谛?此爱是再有,与喜、贪俱,于处处而喜乐,这就是:欲爱、有爱、无有爱。

  然而,诸比库,此爱于何处生起而生起,于何处止住而止住呢?凡世间有喜色、悦色者,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什么是世间喜色、悦色呢?眼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耳于世间……鼻于世间……舌于世间……身于世间……意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于世间……声于世间……香于世间……味于世间……触于世间……法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

  眼识于世间……耳识于世间……鼻识于世间……舌识于世间……身识于世间……意识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眼触于世间……耳触于世间……鼻触于世间……舌触于世间……身触于世间……意触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眼触生受于世间……耳触生受于世间……鼻触生受于世间……舌触生受于世间……身触生受于世间……意触生受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想于世间……声想于世间……香想于世间……味想于世间……触想于世间……法想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思于世间……声思于世间……香思于世间……味思于世间……触思于世间……法思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爱于世间……声爱于世间……香爱于世间……味爱于世间……触爱于世间……法爱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寻于世间……声寻于世间……香寻于世间……味寻于世间……触寻于世间……法寻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伺于世间……声伺于世间……香伺于世间……味伺于世间……触伺于世间……法伺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诸比库,这称为苦集圣谛。

  广说灭谛

  诸比库,何谓苦灭圣谛?即是那种爱的无余离贪、灭、舍弃、舍离、解脱、无执着。

  然而,诸比库,此爱于何处舍断而舍断,于何处灭除而灭除呢?凡世间有喜色、悦色者,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什么是世间喜色、悦色呢?眼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耳于世间……鼻于世间……舌于世间……身于世间……意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于世间……声于世间……香于世间……味于世间……触于世间……法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

  眼识于世间……耳识于世间……鼻识于世间……舌识于世间……身识于世间……意识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眼触于世间……耳触于世间……鼻触于世间……舌触于世间……身触于世间……意触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眼触生受于世间……耳触生受于世间……鼻触生受于世间……舌触生受于世间……身触生受于世间……意触生受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想于世间……声想于世间……香想于世间……味想于世间……触想于世间……法想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思于世间……声思于世间……香思于世间……味思于世间……触思于世间……法思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爱于世间……声爱于世间……香爱于世间……味爱于世间……触爱于世间……法爱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寻于世间……声寻于世间……香寻于世间……味寻于世间……触寻于世间……法寻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伺于世间……声伺于世间……香伺于世间……味伺于世间……触伺于世间……法伺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诸比库,这称为苦灭圣谛。

  广说道谛

  诸比库,何谓导至苦灭之道圣谛?此即八支圣道,这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诸比库,什么是正见呢?诸比库,苦之智、苦集之智、苦灭之智、导至苦灭之道之智。诸比库,这称为正见。

  诸比库,什么是正思惟呢?出离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诸比库,这称为正思惟。

  诸比库,什么是正语呢?离虚妄语、离离间舌、离粗恶口、离杂秽语。诸比库,这称为正语。

  诸比库,什么是正业呢?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诸比库,这称为正业。

  诸比库,什么是正命呢?诸比库,于此,圣弟子舍离邪命,以正命而营生。诸比库,这称为正命。

  诸比库,什么是正精进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为了未生之恶、不善法的不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恶、不善法的断除,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未生之善法的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善法的住立、不忘、增长、广大、修习、圆满,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诸比库,这称为正精进。

  诸比库,什么是正念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于身随观身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受随观受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心随观心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法随观法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诸比库,这称为正念。

  诸比库,什么是正定呢?诸比库,于此,比库已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寻伺寂止,内洁净,心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成就并住于第二禅;离喜,住于舍,念与正知,以身受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舍、具念、乐住。’成就并住于第三禅;舍断乐与舍断苦,先前的喜、忧已灭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成就并住于第四禅。诸比库,这称为正定。

  诸比库,这称为导至苦灭之道圣谛。

  如此,或于内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内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法’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对四圣谛而于法随观法而住。

  ——谛部分结束——

  ——法随观结束——

  诸比库,无论是谁,若能够如此修习此四念处七年者,他于二果之中可期望[获得]一果:即于现法中证知,或尚有余[则证]不来位!

  诸比库,且放置七年。诸比库,无论是谁,若能够如此修习此四念处六年者……五年……四年……三年……两年……一年……诸比库,且放置一年。诸比库,无论是谁,若能够如此修习此四念处七个月者,他于二果之中可期望[获得]一果:即于现法中证知,或尚有余[则证]不来位!

  诸比库,且放置七个月。诸比库,无论是谁,若能够如此修习此四念处六个月者……五个月……四个月……三个月……两个月……一个月……半个月……诸比库,且放置半个月。诸比库,无论是谁,若能够如此修习此四念处七天者,他于二果之中可期望[获得]一果:即于现法中证知,或尚有余[则证]不来位!

  正如所说的:‘诸比库,此一行道,能清净有情,超越愁、悲,灭除苦、忧,得达如理,现证涅槃,此即是四念处。’乃因此而说。”

  世尊如此说。那些比库满意与欢喜世尊之所说。

  《大念处经》脚注部份:

  [1]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无论是受戒、读诵、讲经、闻法等正式场合,还是在经典的题首,都会用这句话来向我们的佛陀、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致敬。其大致的读音为“那摩达思,帕嘎瓦多,阿拉哈多,三马三布他思!”

  2 大念处经 (Mahàsatipahànasuttaü):译自D.22; M.10。

  世尊在该经中说:有一行道,能清净有情,超越愁、悲,灭除苦、忧,得达如理,现证涅槃,此即是四念处:于身随观身而住,于受随观受而住,于心随观心而住,于法随观法而住。接着教导了四念处的21个禅修业处:身念处14——入出息念、威仪路、四正知、厌恶作意、界作意以及九墓地观;受念处1;心念处1;法念处5。

\

  修四念处即是修止观。止观是依禅修的次第而说,四念处则是依禅修的所缘而说。在此四念处中,身念处包括修习止业处(samatha kammahàna)和观业处(vipassanà kammahàna),受、心、法三种念处只是修习观业处。

  由于本经教导修习止观的完整方法,在上座部教区备受重视、教导与修习。

  3 比库:巴利语bhikkhu的音译,有行乞者、持割截衣者、见怖畏等义。即于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之男子。

  汉传佛教依梵语bhikùu音译为“比丘”、“苾刍”等,含有破恶、怖魔、乞士等义。其音、义皆与巴利语有所不同。

  现在使用“比库”指称巴利语传承的佛世比库僧众及南传上座部比库僧众;使用“比丘”、“比丘尼”指称源自梵语系统的北传僧尼。

  4 一行道:巴利 eka(一;单独)+ayana(行走;走向;道路)+magga(道路),意为单向道,独行道,单独的道路,通往唯一之道。对此,义注举出了以下不同的释义:

  1.单向道:此道乃单向之道,而非双向性的道路。

  2.独行道:应单独行走之道。单独,即以远离、独处之心舍离人群众会;行,即前进,或谓由此轮回走向涅槃之义。

  3.独一之道:独一即最胜者,亦即世尊,因世尊乃一切有情中之最胜者。这条道路虽然也有其他人行,但世尊乃是其开创者故。

  4.独有之道:唯有于此法、律中才具有,乃外道所无者。

  5.通往唯一之道:虽然在初始阶段有各种不同的入门修行方法,但到后来都只通往唯一的涅槃。因为导向唯一、最胜的涅槃,故为一行道。

  5 如是,此比库依照“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平静身行而出息。’”的修习,而于入出息相(似相)次第生起四种禅那,他从禅那出定之后,把取入出息或禅相。

  义注把以入出息禅那为基础而修习观业处者分为两类,即入出息行者与禅那行者:

  1、入出息行者思维:“此入出息依止什么?”“依止依处。业生身称为依处,而四大与所造色称为业生身。”他如此而把取色。然后于彼所缘中观照触、受、想、思、识五种为名。他如此把取名色后再寻找它们的因,见到无明等缘起法:“这些只是缘与缘生法而已,此外并没有有情或人。”从而超越疑惑。他观照名色法及其因的无常、苦、无我三相,令其观智次第增长,乃至到达阿拉汉。这就是一位入出息行者证悟阿拉汉的出离之门。

  2、禅那行者亦思维:“这些禅支依止什么?”“依止依处。业生身称为依处,禅支称为名,业生身为色。”他如此差别名色后再寻找它们的因,见到无明等缘相:“这些只是缘与缘生法而已,此外并没有有情或人。”从而超越疑惑。他观照名色法及其因的三相而令其观智次第增长,乃至到达阿拉汉。这就是一位禅那行者证悟阿拉汉的出离之门。

  6 如此,或于内身:他如此或对自己的入出息身随观身而住。

  或于外身:或对他人的入出息身。

  或于内外身:或有时对自己、有时对他人的入出息身随观身而住。以这种熟练的业处一个接一个地观照乃是对于集会时而言的,在独处时这种双观法是不能修的。

  7 或随观生起之法:犹如以铁匠的皮囊、导风管以及适当的努力为缘,才有风的不断吹动。同样的,以比库的业所生身、鼻孔以及心为缘,才有入出息身的不断进出。身等是[入出息身]法的生起之法,他如此观照则称为“或于身随观生起之法而住”。

  或随观坏灭之法:犹如去除了皮囊、导风管破裂以及没有适当的努力,风则不可能产生。同样的,当身体毁坏、鼻孔损伤和心识停止,入出息身则不可能产生。由于身等的灭而入出息灭,他如此观照则称为“或于身随观坏灭之法而住”。

  有时随观生起、有时坏灭为“或随观生起、坏灭之法”。

  8 他现起‘有身’之念:“只有身,而没有有情,没有人,没有女人,没有男人,没有自我,没有我的自我,没有我,没有我的,没有谁人,也没有谁的。”他现起如此之念。

  9 Yàvadeva ¤à?amattàya pa?issatimattàya,直译为:“只是为了智的程度与忆念的程度”。义注中说:他现起正念并不是为了其他原因,而只是为了程度愈来愈超越的智和正念,意即为了增长念与正知。

  10 他无所依而住:他并不依靠贪依止、邪见依止而住。

  11 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他不执取世间任何的色、受、想、行、识为“这是我的我”或“这是我的自我”。

  12 其中,摄取入出息之念为苦谛,令彼生起的过去渴爱为集谛,二者的不转起为灭谛,能够遍知苦、舍断集、取灭为所缘的圣道为道谛。如此通过四圣谛努力而到达寂灭。这就是一位修习入出息念的比库乃至证悟阿拉汉的出离之门。

  同样的,对于以下诸部分的解释亦以此类推。

  13 义注中说:对于狗、胡狼、猫等在走路时,它们也能知道:“我们在行走”。但是这里所说的并非关于如此的了知。像如此的了知并不能舍断有情的妄见,不能除去我想,也不是在修习业处或念处。然而,此比库的了知能够舍断有情的妄见,除去我想,既是在修习业处又是在修习念处。对此,“谁在行走呢?是谁的行走呢?行走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些问题乃涉及到他对如此的正知的理解。

  对于“谁在行走呢?”并没有任何的有情或人在行走。“是谁的走呢?”并没有任何有情的或人的行走。“行走是如何产生的呢?”由于心生风界的扩散而有行走。因此他如此了知:产生“我行走”的心使风界产生,风界使表色产生,由于心生风界的扩散,引发了全身的向前移动而称为行走。这是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对于站立、坐着和躺卧也是以同样的方法来理解。

  以这样如此了知后,所谓的“有情行走”、“有情站立”,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的有情或人在行走后站立。就好象说“车在走”、“车在停”一样,并没有任何可称为车的东西在走或停,只是由于善巧的车夫把车套在牡牛上而驾着,才有在世俗言语上的“车在走”、“车在停”。同样的,身体好比是无意识的车,心生风界好比是牛,车夫好比是心。当“我行走”、“我站立”的心产生时,风界即产生了身表,由于心生风界的扩散而转起了行走等动作,然后才产生了“有情行走”、“有情站立”、“我行走”、“我站立”等一类的世俗言语。

  14如此,或于内身:他如此或通过把取自己的四威仪路而于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外身:或通过把取他人的四威仪路。或于内外身:或有时通过把取自己的、有时通过把取他人的四威仪路而于身随观身而住。

  同样的,对于以下诸部分的解释亦以此类推。

  15 或随观生起之法等:应当以“由于无明生起故色生起”等方法而以五种行相(即:无明、爱、业、食物、色)观照色蕴的生起或坏灭。这就是于此所说的“或随观生起之法”等。

  同样的,对于以下诸部分的解释亦以此类推。

  16 在前进、返回时保持正知:以正知而做一切事情,或只是保持正知。他对前进等都能够保持正知,而非有些地方没有正知。有四种正知:

  1.有益正知(sàtthakasampaja¤¤a),在想要前进的心生起后,先考虑是否有益,选择有益的而行。

  2.适宜正知(sappàyasampaja¤¤a),在行走时先考虑是否适宜,选择适宜的而行。

  3.行处正知(gocarasampaja¤¤a),选择有益及适合的之后,在三十八种业处中,把取自己心所喜爱的业处作为行处,在前往托钵时把它带着行走。

  4.无痴正知(asammohasampaja¤¤a),在前进等时不迷惑。

  同时,义注中对于“向前看、向旁看”等亦以此四种正知作了详细的解释,于此从略。

  17 入出息念、威仪路、四正知、厌恶作意、界作意以及九墓地观一共为十四种身随观业处。其中,入出息念和厌恶作意这两种乃是安止业处,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达到第四禅,修习厌恶作意(三十二身分)可以达到初禅。由于墓地观在此作为过患随观,因此其余的十二种只是近行业处,只能达到近行定而已。

  18 义注中说:“有物染的乐受”是指依止于享受五欲功德的六种俗家依止的愉悦感受;“无物染的乐受”是指六种出离依止的愉悦感受。

  “有物染的苦受”是指六种俗家依止的忧受;“无物染的苦受”是指六种出离依止的忧受。

  “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是指六种俗家依止的舍受;“无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是指六种出离依止的舍受。

  19 心随观即是取心为所缘的修观业处。因为观智乃是观照一切世间法的本质为无常、苦、无我,而出世间心并非观智的所缘,所以此八对十六种心皆是世间心的不同分类。

  义注中说:这里的“有贪心”是指八种与贪俱的心;“离贪心”是指世间的善及无记心。因为此思维并非诸法的总合,所以这一句并不包括出世间心在内。剩下的四种不善心(瞋2+痴2)则既不包括前句(有贪心),也不包括后句(离贪心)。

  “有瞋心”是指两种忧俱心。“离瞋心”是指世间的善及无记心。剩下的十种不善心(贪8+痴2)则既不包括前句(有瞋心),也不包括后句(离瞋心)。

  “有痴心”是指与疑俱及掉举俱的两种心;因为痴心所出现于一切的不善心中,所以其余的[不善心]也适合于此,亦即这两种遍摄了十二种不善心。“离痴心”是指世间的善及无记心。

  “昏昧心”是指陷入惛沈、睡眠的心;“散乱心”是指与掉举俱的心。

  “广大心”是指色界、无色界心;“不广大心”是指欲界心。

  “有上心”是指欲界心;“无上心”是指色界、无色界心;于此“有上心”也可以指色界心,而“无上心”则指无色界心。

  “得定心”是指安止定,或也指近行定;“无定心”是指没有证得此两种定的心。

  “解脱心”是指证得彼分解脱与镇伏解脱之心;“未解脱心”是指未证得这两种解脱的心。于此并不包括正断解脱、安息解脱和远离解脱。

  20 此爱是再有:即是此渴爱导致了再有(来生),再有是其本性。

  与喜、贪俱:喜伴随着贪一起;喜与贪同时滋长称为伴随在一起。

  于处处而喜乐:无论哪里有自己的生命,即会喜乐其处,即会喜乐那里的色所缘等,亦即喜乐于色,喜乐于声、香、味、触、法。

  21 对欲望的渴爱为“欲爱”,即对五欲功德的贪爱。

  对生命的渴爱为“有爱”,即是由于对生命的希求而生起的、与常见俱行的、对色界与无色界生命的贪,以及对禅那的欲。

  对无生命的渴爱为“无有爱”,即是与断见俱行的贪。

  22 凡世间有喜色、悦色者:即世间上那些本质上既可爱又美好的东西。

  23 无余离贪、灭等:这一切皆是涅槃的同义词。到达涅槃即是诸爱的无余离染、灭,因此说其为“即是那种爱的无余离贪、灭。”到达涅槃又是诸爱的舍弃、舍遣、解脱、无执着,因此说涅槃为“舍弃、舍离、解脱、无执着。”

  虽然涅槃只有一种,但却可以通过一切有为法的反义词,而得种种名称,如:无余离贪、无余灭、舍弃、舍离、解脱、无执着、贪尽、瞋尽、痴尽、爱尽、无取、无转起、无相、无愿、不存续、不结生、无生、无趣、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无愁、无悲、无恼、无杂染等。

  24 即于现法中证知:意即在今生证悟阿拉汉果。

  或尚有余则证不来位:意即或者还有剩余的执取(烦恼)尚未完全断尽,则能证悟不来(阿那含)果。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