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楞严经重点提示

发布时间:2023-03-02 15:39:19作者:心经问答网

楞严经重点提示

  请合掌,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好,请放掌。

  讲经前有重点要提示,今天是2007年1月5日,这是师父出家以来第三次讲楞严经。第一次的楞严经在1985年,高雄美浓镇雷音寺,讲经比丘僧团听。当时有录音,没有录影。但是,录音的效果不好,中间又掉了好几卷,所以没有办法整套来出,当时师父三十二岁。第二次讲《楞严经》,用台语的,在高雄文殊讲堂,1992年,在高雄文殊讲堂讲第二遍,有录音,有录影,那么现在正在积极的整理,台湾和闽南地区的人、佛弟子,都听得来。最近我们一直接到电话,而且是每天,或者是email,或者是打电话,一直祈求师父能健康,能够用国语为我们佛弟子,虔诚的佛弟子,想听《楞严经》的人,再讲一遍。由于种种的因缘全部都具足,那么师父也健康起来,那么就答应了,说要讲这一部《楞严经》。

  《楞严经》跟《楞伽经》是三藏十二部经,公认为最难理解的,最艰涩、最难理解的二部经典。如果要讲一些故事,讲一些往生的事例,劝人家念念佛,或许诸位看看书,有一些佛教的故事书,或者讲因果的,讲讲劝修念佛的,大致上,佛弟子都可以看得来。但是这一部《楞严经》就是没有办法。如果没有大悟,就算你出家十年、二十年都讲不来。看,那就根本没有说,有看没有懂。由于它太难,太艰涩,所以一般人到中途都放弃。唉!这么难!我念佛了,等阿弥陀佛来接引。大部分都抱着放弃的心态,都放弃。因为看不来。那么在台湾有几位诸山长老,讲这个《楞严经》,大部分,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全部都是用台语的。

  如果你想要利益无量无边的佛弟子,就不得不用国语的再讲一遍。如果要让正法重现,末法时期,再一次的佛慧高照,转大法 轮,破魔境界,只有讲《楞严经》。讲这个《楞严经》前,诸位必须有一个很健康的心态。譬如说有一个人带了一瓶毒药,一个瓶子,里面是毒药,要去仙人那边求这个甘露,这个甘露水是起死回生的妙药。来到这个仙人的旁边,仙人告诉他:你要求我的仙丹妙药,甘露不死之药,要盛这个不死之药,你必须把你那一瓶毒药先倒掉。那一瓶毒药先倒掉,洗干净,才能够接受我的甘露水,才带得回去。

  今天我们要讲《楞严经》,不管你以前是修的什么法门,亲近的是哪一个上师,在哪一个道场修持,拥有任何的知见,我们都必须统统放下来。在《瑜伽师地论》这么说:众生着于五欲六尘而有轮回,修行人着于知见,继续轮回,修行人贪着财色名食睡,所以,生灭执着的心一直摆脱不了,所以一直轮回。有因缘碰到佛法的人也想修行,但是,却认为自己很行,起大我慢。别人看法跟他稍微不一样的,就说别人是魔,好像不跟他修同样的法门是一种罪过。有的人弘扬了某一个法门,就一直排斥其他的法门,这不是佛陀的正确的思想。佛法没有这样子。那么我们今天要讲这个《楞严经》,诸位要万缘放下。暂时放下你以前看的经典和建立的种种知见,我们一起来接受佛陀在《楞严经》上的指示,来接受佛陀的甘露法雨,这样甘露才装得回去;否则一直卡在某一种观念里面,一直排斥一个角度,那么,法不受益。

  古来有开慧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富贵的华严。为什么叫开慧的楞严?第一个就叫你拾识用根,捨生灭的意识心,用不生不灭的根性,用根就是不生不灭的根性。众生看一件事情,马上落入观念,卡在观念,同时执着一个观念,不知道自性本空。所以一直没有办法显现那个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显露不出来。在《楞严经》里面,见就是性,无性不能见。闻就是性,无性不能闻。见一切法,即见自性,相尽性就显,看不破假相,就只有生灭轮回。二话不说,就一直轮回。开慧的楞严。所以,要开智慧,一定要明心见性。所以,《楞严经》就是叫你大彻大悟,叫你明心见性。因为它叫你捨识用根,舍意识心,用不生不灭的根性修行。一切众生的修行,都在相上打转,计较这个,计较那个。

  有一个居士,在电梯碰到师父了。我问他:老菩萨!你一天念多少佛呢?他说,我一天念三万!他说:师父,你也念佛吗?我说:念啊,当然念啊!他说:师父,你一天念多少呢?我说我一天念一句。他说:啊?你只有念一句?我说我这一句,从早念到晚,从晚念到早,从不间断,只有念这一句。你那三万还有间断呢,我这一句还没间断呢。我们要了解佛法是心法,是自性的法门。自性一定要自度,佛只是给我们增上缘,不能搞错。成佛的法华,在《法华经》里面有授记,为这些弟子们授记,包括这些证阿罗汉果的,还有极恶的众生,就是提婆达多,提婆达多,佛陀也跟他授记。这成佛的法华,就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但是有没有碰到因缘,这个问题就出来了。如果你没有碰到善知识,没有碰到这个因缘,你有佛性,你也开显不出来,没有用。所以,这个是成佛的法华。《法华经》里面是讲究竟一实相的道理,一实相的道理。富贵的华严,为什么讲《华严经》是富贵呢?因为它的内容是包罗万象,讲理无碍法界,事无碍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一能容大,大能容小,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海印三昧同时显现,就是华严的境界。不读华严,不知佛教的富贵。所以自古以来说:开慧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富贵的华严,这个都是大部的经典。

  那么另外,《涅盘经》,什么叫做大般涅盘呢?就是每一个众生,有因缘碰到佛法,都能进入不生不灭的境界,叫做大般涅盘。另外一个就是《楞伽经》,这个都是大部的经典。《楞严经》就如同小部的大藏经,这个《楞严经》包罗万象,接近七万个字,六万九千多字,是指经文,不是注解。经文六万九千多字,将近七万个字,包罗万象。《楞严经》如同小部的大藏经,换句话说,把《楞严经》好好地研读一遍,等同看过一遍大藏经的精要、精华。这个《楞严经》包括禅、净、律、密,全部都包括在里面。禅讲明心见性,《楞严经》讲舍识用根,阿难找不到真心,佛陀七处征心,阿难就是找不到心,不是找内,就是找外,就是找不到这颗心。讲舍识用根,就是叫你明心见性。净,譬如说《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后面有一句很重要的,就是入三摩地,就是你念佛一定要念到定,进入三昧的状态,才叫做有功夫。

  我们很多人看经典都看一半。念佛打妄想,他不知道《弥陀经》进而那一句话很重要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后面这四个字很重要:一心不乱。任何的法门要成就,统统要进入三昧的正定,否则不能成就。换句话说,你拜佛可以,行!你要拜得很有功夫。你念佛,行!你要念得很有功夫,念到不起烦恼。你现在心都定不下来,临命终再病苦上身,内烦恼,外色身病苦,你要往生极乐世界,没有三昧的功夫,行吗?很多人都误会了修行的定义,念几声佛就叫做修行,拜几拜佛就叫做修行,吃吃素就叫做修行,这在佛法里面绝不是这么样子的,你念佛能达到念佛三昧定吗?念佛三昧定吗?在佛前用功念佛,念珠放下来,下来又跟人家争吵不休,是非人我,这个哪算修行呢?

  你拜佛,能不能体悟,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呢?能礼也是空,所礼也是空,其实,禅跟净本来就是不二的东西,用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那是一个饵啊,那就像钓鱼的一个饵啊!我们钓鱼不是要下一个饵吗?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就是饵,告诉你最方便也是最究竟,念佛总比没有念好。慢慢有一天,你的经教,你心开意解,渐渐来,渐渐来,进入状态,佛陀说:到最后要进入什么?要三摩地,就是进入三昧的状态。没有三昧,不可能成道的。就是你念佛一定要念到非常有功夫,什么都看得破,什么都放得下,什么都自在,什么是非恩怨,到我们身上统统没有发生。这种功夫,才叫做真正修净土的人,心净则国土净啊。我们现在弄错了方向,念几声佛就认为自己很有修行,烦恼起来也不管它,跟众生斤斤计较,一天到晚争吵不休,也认为自己在修行,连那个最基本上的和合无诤都做不到,修什么净土呢?净土它是心清净,完全清净,念佛达成一片,念佛三昧定,这样叫做修净土啊!律,在《楞严经》里面讲,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四种清净明晦,这个就是律,杀、盗、淫、妄都禁止。那么密呢?就是五会楞严神咒,统统就是咒心,不是 末后那一句,唵 阿那隶。。。从那边开始叫做咒心,不是的。是从第一句开始到五会,统统叫做咒心。

  (二)

  是从第一句开始到五会,统统叫做咒心。南无萨怛他 苏伽多耶 阿啰诃帝 。。。从第一句到最后,五会统统叫做咒心。有很多人不了解,认为说:《楞严经》、楞严咒下午不能念!我说:这是谁讲的?释迦牟尼佛诵五会楞严神咒,派文殊师利菩萨前往救度阿难被摄入淫室的时候,就是下午的时间。如果早上念楞严咒才有感应,那么下午就没佛了?天龙八部跑去哪里呢?他们也上班、打卡吗?这讲得通吗?如果说:下午、晚上就不能念楞严咒,那么人家打楞严七、楞严咒七,怎么办呢?只有早上能念,下午不能念,晚上不能念,那么,七天七夜还念楞严咒呢?还念七天七夜呢!下午怎么办?晚上怎么办?所以我们应当了解,经教不通,心性不明,乱说法义,坏佛正法。

  那么这个《楞严经》它是属于密教部的,诸位,整部地看过大藏经的人都知道,整部的大藏经大致上分成几个部:一、叫做经部;二、叫做律部;三、叫做论部;四叫做经疏部;五叫做律疏部;六、叫做论疏部;疏就是注解的意思。七、就是密教部;八、叫做杂藏部。杂藏部就是不属于经、律、论、密教,统统不是,排在后面,叫做杂藏部。经、律、论、密、经疏、律疏、论疏、杂藏,大藏经的内容,大概是这么一回事。《楞严经》它是属于密教部的,你在经部找不到《楞严经》;在律部也找不到《楞严经》;在论部也找不到《楞严经》;要到密教部,可见这个楞严神咒有多重要。列为密教部的宝典,却为禅宗所共同尊奉的无上的宝典。

  这个《楞严经》就是末法的照妖镜,法灭的时候,《楞严经》先灭,这一部《楞严经》是破魔的大法。所以讲这一部《楞严经》,能令正法重现,佛日增辉,法 轮常转,但是魔障也特别多。为什么叫做照妖镜呢?现在末法时期,动不动就说他是观世音菩萨再来的,有的人自称,他是六祖惠能大师再来的;有的人自认为是文殊师利菩萨再来的。这在《楞严经》的后面就讲得很清楚了,叫做泄佛密因,告诉你,真正菩萨来的,一句都不能讲,是佛所禁止的。他是真的菩萨来的,他也不能告诉你。千万不要被外面的五花八门惑乱你的清净自性。现在都是这样子,搞得不伦不类,妖言惑众,众生因为没有正法眼藏,也没有开般若的智慧,分不清楚哪个是正法,哪个是邪法?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空间,他只能接收到某一些少许的法,他就觉得很知足,他就觉得这个就是一个善知识,一个大善知识,他(众生)就倾心地依附他,不晓得他把你引导,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坑,都不知道!一讲,就是自己对,全部的、台湾省的、包括全世界的出家人,统统不对!有的居士一讲经,就是他对,其他的法师、大和尚,多么有修行的禅净律密,都不如他,处处找人要辩论。大善知识应当是谦冲自牧的,也不会自己说:我是大善知识!也不生大我慢的心,就算经教非常地通达,他会如法、如律、如佛所说的表达自己,谦虚也不一样可以表达自己嘛!没有一个大善知识说狂妄无知、轻慢众生、不敬三宝,能称上一个大善知识的。这个很可笑!

  但是,我们末法福报不够,没有正法眼藏,众生哪能分辨是邪是正?因为他本身没有大悟,所以就任外面的这一些邪魔外道任其摆布,有的破产,搞到破产,有的敛财,有的骗色,搞到后来,倾家荡产,给这个所谓魔化现的善知识。这个在《楞严经》里面都讲得很清楚了!《楞严经》自古以来,高僧大德都列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宝典,几乎没有一个高僧大德不看《楞严经》的。我们本次讲经,采圆瑛法师讲义,分上跟下,本来只有一册,那么厚的,所以我们在印刷的时候,就把它分成上跟下,你要拿的时候才方便。讲到上册的范畴,你拿上册来。

  我们为什么要采《圆瑛法师讲义》呢?因为他保有传统丛林的讲经风格,在讲经前,用十门把《楞严经》提纲挈领。近半世纪以来,我理解的《楞严经》,有十几种注解,最有名的《楞严正脉》、《楞严经讲义》。十多种的注解里面,我们加以稍微比较,近代注解《楞严经》的,一讲到圆瑛法师的《楞严经讲义》,无人能出其左右。所以,也是台湾高僧大德讲《楞严经》的采用的一本教材。师父也不例外。台湾的福报很大,最近台北的大毗盧寺成观法师,注解的这个《楞严经义贯》,也分上、下册,这本《楞严经义贯》是白话的注解,非常适合现代的人看。他把这个经文注解,最后,又把它贯穿一遍,叫做义贯,义贯就是义理贯穿,写得通俗,写得白话,很用心在写,我最近才把它看完,因为它最近才出的一本书。这本书的特色除了义理贯穿以外,把楞严神咒,五会的楞严神咒,统统地加以解释。一般我看高僧大德的注解,到楞严神咒就带过去;成观法师这里,因为他有研究过梵文,他把五会的楞严神咒的义理讲得、解释得非常地清楚!我们要了解,没有宿世的善根,诸位如果以前没有种下了善根,你今天是不可能坐在这个位子听讲经说法的,根本不可能。换句话说,诸位能够坐在这个地方,你们所修的善根,不是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修的善根,才能够坐在这个坐子上的。

  师父自认为,我前世也是修行人,你们身旁的这几本书,师父花多少时间把它看完呢?第一遍,我在台中南普陀佛学院的时候,跟广化律师请假,我不是外出,我是跟广化律师讲:我想把《楞严经》看完,恳请恩师能够让我不参加早课、晚课,全力以赴地来自己阅读,因为没有人讲啊!自己阅读。我整整用了七天七夜,还做笔记,七天七夜,把圆瑛法师的《楞严经讲义》从第一个字,从头看到最后一个字,每天只睡一个钟头,七天七夜把它看完。这个成观法师的《楞严经义贯》,我用了十三天的时间,它三千五百多页,到将近二千六百页,师父整整用了十三天的时间,看到那个眼睛都出血丝,看到了凌晨,一个晚上睡不到两个钟头,就是这样不眠不休地看,十三天全部把它看完。楞严神咒,师父用十八个钟头把它背起来,那是因为读大学的时候,去凤山佛教莲社,那时候是居士身,看那些比丘尼,个个都倒背如流,我很惭愧,那时候是在家居士,我一个男子大丈夫,这样拿课本不好看!所以,我偷偷地,不让人家知道,开始背,开始背楞严咒。到第三天的时候,我就没拿课本了,煮云老和尚:林同学,你去拿课本呀,楞严咒很难,去拿课本呀,赶快去拿课本。我就。。。他说:要早课了,赶快去拿课本!等一下就开始早课了,早课就是念楞严咒,唰~~~。这煮云老和尚:哇!这是什么再来的?他不知道我三天统统把它背起来。换句话说,你们课桌的那一叠,师父用二十一天,你们身上的那一叠,师父用二十一天,全部都看完。你呀,恐怕二十一年还看不完。所以,这个还是要有一点点宿世的善根。

  再来,那一本的《表解》,此《表解》非彼表姐,这个是《表解》。这一本《表解》是师父1980年校对的,白圣大和尚著。这一本《楞严经表解》是配合《楞严经讲义》,把它提纲挈领的,纲领画出来。这个《表解》在台湾的很多佛学院都申请,而且可以省时省力地来研究《楞严经》,有辅助讲解《楞严经》的功能,所以,这一本是必带的,是师父校对的。1980年师父27岁,当时在念南普陀佛学院,我看到这一本《楞严经表解》,爱不释手。这一本配合《楞严经讲义》,它是提纲挈领。下次上课的时候,把上册,圆瑛法师的《楞严经讲义》上册、成观法师的《义贯》上册、还有《楞严经的表解》小小的一本,要带过来。那么我们这一次的上课是解行并重,以前我讲《楞严经》,讲完了就走人,就休息;这一次不一样。为了让所有的众生都蒙受其利,所以师父愿意留下来,陪大家诵楞严神咒,解跟行并进。因为星期六跟星期天不上班嘛!那么这个工本费要收一千元。为什么要收一千元呢?很多人来到佛教的地方,把法宝拿回去,随手一扔,像垃圾堆一样扔着。来这里,我们印得多辛苦,他拿回去,也不珍惜。所以我们这一次改变策略,要收钱。大家都知道,我是最不贪的,收钱是为了让你珍惜法宝,这一千块是你自己出的,因为我们只有印一千套。所以这里有几种情形,我们有慈悲、有原则,原则就是你每一个人我们都要收工本费一千块,让你懂得珍惜法宝,这是一千块自己买的,你要珍惜!我们也有慈悲心,如果你真的经济上很困难,景气不好,你真的很想来上课,没关系!你跟我们101室汇报一下,免费!但是有条件,就是一定要来听课。有的人说,师父,我没钱缴,我想请这五本回去自己看,我没有钱,我又很想请法宝回去看,行不行?不行,不行!我们只有印一千套,是要给有心研究《楞严经》的人方便。你今天来听课,明天又有新的几个人来,我们这里哪里有课本呢?统统拿回去,不助印,不缴工本费,拿回去,也不来听课,不行!我已经宣布了,拿了这五本书,走出文殊讲堂大门一步,犯盗!不骗你的。我已经刘得很清楚了!

  什么叫做《首楞严经》呢?首楞严是什么意思呢?首楞严就是一切事究竟坚固。怎么样能够使一切事究竟坚固呢?诸位!要了解一切事究竟坚固,就是一定要开采真如自性。《圆觉经》里面讲,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达,通达;妄,就是因为它是缘起的,因为它是生灭无常的,因为它是空无自性的,它本来就空无一物,是缘起凑合起来一个假相,你认为有一个实体的东西。所以我们要了解达妄本空,通达这个虚妄的东西,万事万物都是空无所有的。知真本有,知道我们这个如来藏性,本来就存在,叫做达妄本空,知真本有。那么,你一定要用本性来修行,才能够达到究竟坚固。如果我们用意识心的话,太多的情绪变化,这个叫做轮回。诸位,什么叫做识?什么叫做本性?识就是看到一件事情,比如说:你爱一个人,或者恨一个人,比如说你恨一个人,回来的时候,内心里面一直翻腾,一直不能宽恕对方,好像有那么一回事,圣人看过来,你被骗了,你被假相所骗了,现在你恨一个人,那个恨就是识,生灭意识心。可是,修行人虽然知道那是虚妄的东西,没有经过下功夫,进入三昧定的时候,道理统统知道,可是烦恼一起来的时候,他个性一样是爆发出来。修行是点滴的功夫,虽然知道要舍生灭的意识心,可是他没有大彻悟、见性,见到那个如如不动的清净自性的时候,在他前面一晃,烦恼就引出来。相不现前,回到家,自己也是越想越气。。。这个就是生灭意识心,这个就是一直轮回。譬如说你爱一个人,看他的时候,很有吸引力,回来之后,拼命地想,一直想。。。哪怕再看一面也好,这个也是意识心。看跟不看,统统零。为什么,看也是空,不看他还是空,因为有一天,大家都要化做一堆骨头,没有任何一个人例外。所以,我们要达到首楞严,叫做大定。《首楞严》讲什么?就是讲大定,佛的大定就是首楞严定。他说:奢摩他定、三摩定、加上禅那的定,三种定加起来就是首楞严大定。

  (三)

  三种定加起来,就是首楞严大定。奢摩他定、三摩、禅那,奢摩他翻译成中文叫做止,三摩翻译成中文叫做观,禅那翻译成中文叫做止观均衡、平等。奢摩他定、三摩定、禅那定,三个加起来,叫做首楞严大定。首楞严大定就是佛的定,就是明心见性的定,二六时中统统在定中,不管是行、住、坐、卧,统统在定中,说法也在定,统统在定。所以开讲《楞严经》,就是要开采人人、每一个人的如来藏性,所以这是一部最上乘的禅宗的宝典。也是最上的密宗宝典,也劝人家念佛。

  什么是如来藏性呢?为什么要开采如来藏性呢?在《楞严经》里面有一段很有趣的对话。波斯匿王是佛陀的弟子,波斯匿王跟佛陀是同年龄的。换句话说,佛陀讲《楞严经》是六十二岁,因为波斯匿王也是六十二岁。波斯匿王六十二岁,佛陀刚好也是六十二岁。佛陀就问波斯匿王:你几岁的时候见过恒河呢?他说我三岁的时候见过恒河。你今年六十二见过恒河,你的见性有没有改变呢?他说:没有变!那么你什么东西变呢?我们从出生,婴儿出生,慢慢地成长,到了老了,开始有皱纹,开始有这个皱纹,老了就开始有皱纹,什么名牌、什么化妆品,都没有办法。用抺墙壁的来,也没有办法。还是见到了皱纹。这波斯匿王说:老了,看到皱纹了!佛陀告诉他:你可曾知道,我们身上有一种东西是不起皱纹的吗?波斯匿王说:啊?我们身上有一种东西不起皱纹?是什么呢?就是如来藏性。就是每一个人的清净自性。求其生,不可得;求其老,不可得;求其死,不可得。生老病死,皆不可得。因为那是精神层次的东西,哪里有皱纹呢?我们身上是有一种东西没有皱纹的,我们为什么会有皱纹呢?都是在相上,都是在假相里面说,这是有皱纹的。我们的心灵,在什么时候起皱纹?执着的时候,起执着的时候,起分别心的时候,起颠倒见的时候起愤怒的时候,起嫉妒心的时候,起贪嗔痴的时候,这个时候,心灵就被无明所推动,就起皱纹,烦恼。所以,无明风一动,境界一来,心控制不住,重复地一直烦恼。。。我们的心灵的大海,一直起这个波浪。。。

  全世界的每一个众生都爱惜自己的家庭、老婆、儿女,爱自己的丈夫,所以要讲解脱,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何在亲情的升华和佛道的超越保持一个平衡点,这是需要有理性、智慧功夫的人。既想要了生死,就不能对六亲眷属太贪染、太执着。太过冷漠无情,也不是一个佛弟子,佛弟子也很有感情,但是,却很有理性和智慧,很有理性和智慧,却不失热诚,不失诚恳。所以,佛之大定,就是首楞严。佛陀有了首楞严的大定,功夫如何呢?这功夫就可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

  在《楞伽经》有一段这样的对话:大慧菩萨问佛,说:世尊!您何不简单形容一下,如来的心境如何?哪一种人才堪称为如来?世尊说:若有百千万亿的众生,来到世尊、佛前,无理的打骂佛陀,无理的打骂世尊,经百千万亿劫,佛陀不生一念嗔恚之心,是名如来。你做得来吗?佛陀为什么值得我们这么样子的推崇?佛陀为什么这么样子的值得我们崇拜?这样子的赞叹呢?因为他做得到,我们做不来。不是像上帝,你看圣经,上帝动不动就降灾给人民。我看了三藏十二部的经典,释迦牟尼佛从来没有动一个嗔恨心,不但不动嗔恨心,还要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释迦牟尼佛说:榨沙不出油,大慧,榨沙不出油。佛陀烦恼断尽,经百千万亿劫的圧榨,佛陀不起一贪烦恼之心。沙非油因,榨这个沙,绝对出不了油。佛陀已经全部烦恼断尽了,无论你如何地伤害他,无论你如何地毁谤他,他都不起一念的烦恼之心。诸位,我们想想看,我们二、三句话就彻夜难眠,别人才讲一句、二句的话,我们就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把他的骨头咬碎。我们看看什么是如来?是怎么样才能够进入解脱的境界?就是定。没有定,你就是没有办法进入解脱的境界,因为你定不下来,你想尽办法要把它定,但是忍到最后,就没有办法忍得下来了。所以如果你是一对怨偶,请听师父的劝告。你是人家的老婆,或是人家的老公都没关系,不要常常讲,我忍耐你很久了,这样有一天会爆炸。

  我忍耐你很久了,这一句话要转,要转识成智。要转,怎么个转法呢?要常常告诉自己:我的债快还完了,我的债快还完了。世间人看到老公死的时候,痛哭流涕。如果儿女都长大了,都五、六十了,老公不幸地死掉,世间人她是痛哭流涕,悲伤。首楞严大定的人,要躲在门缝偷笑!为什么?她没有这个淫欲嘛,这一关就断了。要进入佛的首楞严大定,出家,离欲,在家,要少欲。欲望要少,尤其淫欲要少。所以,修学佛道,跟世间人看法刚好相反。世间人死了老公或者死了老婆,当然太年轻死了也不好,孩子没有爸爸,或者没有妈妈不好。如果修首楞严大定的,如果是老公已经六十了,还留了一大笔的财产,刚刚好。不需要应付任何麻烦的事,身上又有钱,然后又放得下,哇,修首楞严大定特好。所以有这样的人,你老公不要你的,记得在门缝笑得很开心,从此以后,清净行,远走高飞。所以说:佛的大定,他必须要戒杀、盗、淫、妄、酒,统统要戒。你没有三昧成就,没有进入大定,就没有办法成就佛道。不管你修哪一宗,你就是要有定。念佛要有功夫;拜佛也要有功夫;平常生活与人相处,都要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培养楞严大定的功夫。

  整部《楞严经》在讲什么呢?几个重点:

  一、舍识用根,先分清楚什么是妄心?什么是真心?

  二、五会楞严神咒是非常重要的。

  三、要防止魔事,后面讲的五十种阴魔,这是《楞严经》的特色,教你防止色、受、想、行、识所引发出来的贪染心,而不着魔。譬如说,那里面有讲的,就你念佛,念到你看到了十方佛,净土跟你如同一个世界,没有了娑婆世界,当你念佛的时候,进入了定的当中,念佛念到南无阿弥陀佛。。。见到西方三圣,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在你前面,《楞严经》讲,记得你要如如不动,不作圣解,若作圣解,即着群邪,连到这个功夫的时候,统统不可以动一个念头的执着,也不能大妄语说你已经成佛,大彻大悟了。

  《楞严经》的重点:舍识用根;重视楞严咒;防止魔事,五十种阴魔。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是什么菩萨再来的,记得赶快离开。大妄语。真的菩萨再来的人,他不会讲的,也不可能讲给你听。《楞严经》的重点:舍识用根:识就是妄识,就是妄心,用根,就是用心,用真心。妄心就是生灭心,真心就是不生不灭的心。用你听得懂的名词,就是碰到任何的事情,不要太情绪化,常常告诉自己:此是幻,此亦是幻。今天碰到很辛苦的一件事情,告诉自己,此是幻,这是幻,缘起如幻的事情。明天再碰到你解不开的事,告诉自己,此亦是幻,这个也是幻化,缘起幻化,不实在的世间。云何在缘起不实在的幻化的世间,用执着、用分别、用颠倒的心,统统放下!放下是修行人一生一世需要修行的课程,千万不要被假相所黏住。看一件事情,听一件事情,音声,动用到执着的心,这个就是妄心。叫做意识心。

  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触,只要动执着的念头,统统叫做妄心。那么真心何处觅呢?真心现前当下一念,不执着、不分别、不颠倒,同时就是真心。离开妄心,找不到真心。立一个真心,这个真还是妄,真心不可立。一法不立,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行,名为佛行。不住一法,名为正法。达摩大师讲:见相即见鬼,见相即见鬼。见到缘起的东西,了知空无自性,万法着不得。来赞叹你的,你就随喜功德;来毁谤你的,你就合掌令欢喜;你也要如如不动。赞叹是生灭,毁谤还是生灭。赞叹是幻,是虚幻,毁谤还是虚幻的东西。所以当我们了幻即离,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这是《圆觉经》讲和很清楚。所以我们要舍识用根,舍妄心,用真心;但是你不要认为有一种东西叫做真心,妄放下,同时就是真。不可以再立一个真,头上安头。如果我用一句话,可以解决你所有的烦恼,只要你听得进去,这句话你一定要背起来,你一定要背起来。你就不会头上安头。这一句话你呼得进去,你一辈子都没有烦恼,如果你肯用的时候,这句话就是: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彻底没有,你有意见,就会知见立知。我们就是意见太多,这个也意见,那个也意见,就开始这个烦恼,那个烦恼。。。我们意见提出来,人家高不高兴我不管,我就一直讲,就一直讲。。。

  但是,我们在团体里面要提出意见,是用好心,善良的心,佛的心,提出良好的建议,这个是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如果我们情绪一直在知见立知,就是头上安头,清净自性本来就没有贪嗔痴慢这些虚妄的东西,相不可得,相尽性就显嘛!而我们在缘起缘灭里面拼命地住着,拼命地提出种种的知见,头上安头,清净心本来就很清净的东西,你一定要把它安一个尘。所以,你对一件事情有意见,这一件事情又必须去推广它。所以,夫妻为什么常常会吵架,就是因为想要改变对方。用自己的知见,想要改变对方。所谓知见,就是观念。用自己的观念,一直强加在对方的身上,叫做知见立知。这样夫妻都会活得非常非常的痛苦!同事也好,师生之间,师徒之间也好,同参道友之间也好,记得!勉强会造成不幸,千万不要用你的观念,强加在别人的身上,这样你活得很辛苦,对方也活得很累,夫妻之道也是这样子。你只要遵守我这一句话: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彻底没有意见,大家就可以发挥其所长。为什么每一个团体都会争吵不休呢?因为知见立知。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角度、自己的思想里面,建立一个强大的知见。我看那个写那个注解,写得多严重,说:末法时期,不修净土法门,简直是丧心病狂!严重啊!修念佛法门的人,就好像如果不跟着他一样,就统统是不足以谈,统统把你判作敌对。所以有一个高僧大德的那一句话,我非常地赞叹,他说:一直强调末法时期,忽略了大般若智慧的重要!讲得真是好!唉,末法了,这些大般若智慧统统不要研究,以前叫做信解行证,我现在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诵一部《无量寿经》,再来,就是等死,等阿弥陀佛接引。中间的烦恼怎么办?不要管它!他不知道说中间的这个烦恼,我现在听了净土法门,我现在不解如来的究竟实义,我没有办法解决这个烦恼。临命终能作得了主吗?现在情绪都控制不住,临命终再加上病痛,你能做得了主吗?所以,我们应当知道,佛法是很了不起的,绝对不是世间人所讲的消极、迷信,佛法是大智慧的法门,能够彻底地解脱,何况跟众生相处?

  (五)

  这个楞严神咒持完,我们回向。今天我们听的这个楞严咒呢,是师父和法观师一起合唱的,合诵的,这个音调不错,法观师的声音很好,我的声音更好,所以这个楞严咒持起来就很好,很快,大家要认真。楞严咒既然有这么大的功德利益,我们怎么不诵呢?所以,你要感谢师父,陪大家诵咒,要不然,讲到九点半,下课!我就上去休息了,多好!可是我认为要解行并重,要陪陪大家,明天、后天都不上班嘛!是不是?不用急啊,急什么呢?要赴什么呢?好,放cd。怎么没有声音呢?大声、大声,太小声了。

  诵楞严神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文字略)

  回向:愿以此功德(师父念)消灾在座诸位法师、护法居士大德消灾点灯者回向在讲堂设立亡灵拔度者??(一起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以报身同生极乐国??愿生西方净土中上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好,昨天我们谈到,《楞严经》的重点是在讲什么呢?《楞严经》的重点:一是舍识用根,舍生灭心,用不生不灭的根,六根里面的根性,在眼叫做见性;在耳叫做闻性;在鼻叫做嗅性;在舌叫做嚐性;就是不生不灭的根性。那么舍识用根就了悟了真心的本体,用这个真如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修行,一刹那之间就与佛相应。我们因为用意识的生灭心来修行,所以百千万劫不能成道。我们现在一下手处,就用不生不灭的根性为本修因,直接就契入佛的涅盘本怀,那么舍识用根,有这个好处,直取佛道,直取涅盘。

  那么《楞严经》的重点呢?昨天我们讲了五会楞严咒的重要,我们也把经文讲了一遍,这个功德利益,让大家都有了信心。今天呢,我们来继续谈《楞严经》的重点,是防止魔事,就是防止着魔。由于很多人不知道,修学佛道是用真如不生不灭的心性在修行,一直在相上里面打转。譬如印光大师书里面有讲:就凭着这一念,急着见佛的心,就会着魔!锁定目标,非见到佛不行,就凭着这一念,刻意的想见佛,他不知道说清净心相应,自然见佛,至诚恳切,佛自然现前。他是刻意地求,那魔就会投其所好,在后面五十种阴魔,他就会告诉你,魔就会投其所好,让你看到种种的异相、瑞相,见花、见光、闻香,看到莲花及诸佛,上至十方净土,下至阿鼻地狱,都让你看得很清楚。你会发现,喔!你好像很有修行,就动这个大我慢的心,就着魔!

  如果我们也能够了悟色受想行识,内四大、外四大,无非是如梦幻泡影的缘起法,不实在的,那么知幻即离,离幻就觉。这个色受想行识,所引出来的奇异的现象,会使一个人修行当中,贪染某一些事情,贪染大神通,就求大神通,他就投其所好,想见佛,投其所好变佛。在五十种阴魔里面讲:如果有修行人在这里修行,他能够闻到远处,很遥远的地方,二个人在讲话的声音,你千万不要认为说你很有修行,这个只是一个过程,并没有解脱。譬如说:你坐在这里修行、打坐,你能够听到美国的朋友在讲话,或者是台北的两个朋友在讲话,而且他们的讲话就如同在近距离一样的,然后,打电话,说你们两个在讲什么,他们二个会吓一跳:喔!原来你是佛!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否定,我们不是佛,这个只是心光外洩,积极努力地在用功,超乎一般的异象,所显现的色受想行识的一种异象而已,不是真正的菩提,千万执着不得。若作圣解,即着群邪。千万不能动到一个念头,说:我很有修行。达摩大师讲:见相即见鬼。相,众相本空,相不可得。

  《金刚经》讲,菩萨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见相你就有东西可以贪,贪不到就起嗔恨心,这贪嗔痴就连续一直作用。。。我们清净的心灵就一直受到强大的损伤和刮痕,我们的伤痛,永远没有办法弭平,我们没有办法做到如风吹光,也没有办法做到船过水无痕,船过了,水本身没有痕迹。事过境迁,我们令心无所住,这一念,当下解脱的心性功夫是要培养的。而且是最重要的,万法回归当下。什么叫做色即是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色即是空,在凡夫界来讲的话,有色、受、想、行、识,《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里面讲,色即是空,是什么意思呢?色是缘起法,它就是毕竟空,色法即是佛性。大悟的人,见一切相就是清净法身。换句话说,凡夫看这个境界,跟圣人看这个境界,是完全不同。凡夫看这个世间,色受想行识清清楚楚,圣人看这个世间色受想行识毕竟空。我们想要脱离一切的痛苦,《般若心经》那一句话,你不能不体会: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你想要超越痛苦吗?很简单,也很难,就是把身心彻底看破,色即是空,受即是空,想即是空,行即是空,识即是空,在佛的法界里面,法界平等,无相无不相,究竟一实相。若论缘起,千差万别;若论平等心性,统统平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毕竟空寂。

  所以,对境寂然,常不离佛。什么是佛?对一切境界可以作得了主,能够入于不生不灭的寂然、寂然。对境寂然,常不离佛。你想要见佛吗?记得,了悟一切如梦幻泡影的世间,没有实体可得,就轻轻松松地放下;这一句也是方便说,性相本一如,何来住无住?我们讲无所住,佛有不得已的苦衷,因为众生执着得很厉害,所以佛叫人无所住;当一个人大悟了本体的时候,没有那个东西,你住什么呢?谈什么住与无所住都不对,性相本来就一如的,相本来就是空。所以达摩大师讲:见相即见鬼。你见到一种相的东西,以为实体的东西,那个相都在迷惑你的清净自性。如果你不能了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你的内心的心灵的伤痛,将永远没有办法弭平,你会为某一种事情一直困扰。。。聪明的人、大智慧的人,一念之间就放下。

  二个人争吵,持续很久没有停止,就表示两个人都不对,这是哲学家讲的。二个人一直争执,坚持不下,就表示这两个人都不对。佛法懂得退让,懂得谦卑,懂得包容,用佛的心,作用在这个世间,快乐无边。可是我们不懂,也不会用,我们用的是烦恼。我们被佛同情,被菩萨所怜愍,我们不能做一个主宰自己的人,所以叫做凡夫,叫做烦恼的众生,叫做无明的众生,是很可怜,让诸佛菩萨悲愍我们。可是我们今天叫到了正法,我们应当了解,修行的重点在哪里?修行的重点:一定要明心见性,明本心,见本性。明本心,见本性有什么好处呢?它就像一个健康人的身体,有免疫系统。我们的心灵如果明心见性,它就有免疫系统。任何烦恼来,打不倒;任何境界来,打不倒;任何顺境、逆境来,也打不倒,也动摇不了他,何以故?顺逆二境本如幻,本来就像虚幻的东西。

  有一个小姐,她十几 岁的时候生理期,这是我看医学报道的。她每次生理期来,她就是很痛,痛到受不了,她每个月为这个事情非常非常地苦恼,非常地苦恼、困扰。后来人家给她介绍一个医生,是西医,人家给他讲这个西医多么的了不起,多么的厉害呀!她就抱着一线希望,就去找这个医生。这个医生一看,这个简单!就开药给她,开这个西药。第一个月吃了,真的没有痛;第二个月吃了,真的很好,没有痛;到第三个月就不是这样子了。前面二个月都没有痛,那表示很有效囉!她在图书馆上班,这个小姐在图书馆上班,吃了,第一天还没有事,第二天西药一服下去的时候,在图书馆里面没有办法呼吸,全身发抖,发抖,她以为图书馆的冷气坏掉,跑出来外面想要晒一晒阳光,呈半昏迷状态,头痛剧烈,恶心,一直要呕吐,快昏倒,吸不到氧气,在医学里面讲,就像登高山,登上高山缺少氧气,呼不到氧气,才服用第三个月而已。这个就是用强大的止痛剂,让你暂时止痛,看过来好像没事。

  我讲这个例子,有很重大的意义,用意识心修行,就是这样子,用意识心修行,就是这样子的,它没有免疫系统,知道吗?今天痛了,吃个普那疼,去给西医看一下,吃个止痛剂;今天痛了,再去吃一个止痛剂,反正就痛嘛,吃了马上就好。。。就开始上瘾了,久而久之,它这个西药所残留的余毒,到最后爆发出来,就无法承受的痛。我没有否定西药的功能,也不是说西药全部不好,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这个例子告诉你说,用意识心修行,就像止痛剂一样,自己本身没有免疫系统,就像一个人身体健康,如果一个人身体健康,对不对?像我们法师里面,有的人身体很好,一感冒,喝喝开水,躺一下,人家什么药都不要吃,好了。好了呢!是不是,这个他本身就有强大的免疫系统。一个明心见性,大悟的人,他的心灵就有免疫系统。无明就像细菌一样,它会攻击你,你坐在那个地方,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就是一直烦恼。。。也不晓得在烦恼什么,这个人对不起,那个人对我好、不好。。。到临命终的时候,跟生死完全没有关系。我们今天所忙的事情,都跟生死没有关系,而且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可悲,也很可怜!因此,我们用这个小姐的例子,就可以知道,用意识心修行,就是这样子。暂时止一下。

  譬如说,我今天烦恼了,我出国走一走,对不对?那还要看心境呢。也对,暂时,没办法,凡夫嘛!挣脱不了内心那种牢牢的心灵的枷锁和桎梏,没办法挣开来,就只好求助于国外,去国外走一走,呼吸新鲜空气,走一走。。。我们修行就是这样子。所以我们修行应当用本性修行,本性修行,见一切相千万不要被黏住,如果你真的有功夫,昨天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哪个人好,哪个人不好,记得早上睡醒的时候,统统归零。这个归零,每天早上睡醒的时候,全归零。每天都归零,归零,就是让它呈真空状态,习惯于这样子,世间的是非恩怨,没有任何的意义,只会徒增困扰。好,早上睡醒,重新开始,就是放下,放下,放下,就是这样子,训练到最后,就是性相一如。所以我们修首楞严大定就是最好的方法,单刀直入就见真心,见首楞严,那么二六时中,都在定中。

\

  修首楞严大定的人,必须要下二种决定心:一、决定用不生灭根性为本修因。就是你的下手处,一定要用不生不灭的根性,六根里面,眼见叫做见性,用这个不生不灭的见性,见性是什么意思呢?见一切善、一切恶,统统不着。什么叫做闻性,闻一切声音、毁谤、赞叹,都知道尘自生灭,自性不动,那个只是音声的组合而已。如梦幻泡影的音声而已。是不是?这个也是缘起,本身就是空。舌头嚐好吃的东西,千万不要一直执着,因为这个吞下喉咙以后,吞下喉咙以后就开始消化,就开始制造粪便,如果我们被这个好的食物所牵制住了,半夜想到还流口水,这表示这个人的功夫还不够。所以说:什么是不生不灭的根性呢?就是眼见一切色,就知道色就是空,眼见一切色法,就知道了悟万法皆是败坏之相。见一切相,总知道万法都是无常,尽皆不可得,决定放下。

  再来,经文有一段很重要的,舍利弗问佛,说:世尊!何谓度众生?世尊!令众生界减,佛界增加,名为度众生否?世尊答:作出见者,名为大邪见人。云何令众生界减,佛界增加名为度众生?舍利弗:众生界不增不减,佛界不增不减,法界不增不减。是故舍利弗:众生界者毕竟空;佛界者毕竟空;法界者毕竟空。是故舍利弗!众生界者即是佛界,佛界即是法界,法界即是众生界,作此见者,名为佛见,不作此见,名为邪见。这一段的问答,就很修行。。。很有这个禅的味道了。就是告诉你:众生相本来就空,没有所谓从这边度到那边,是因为无明卡住,所以,我们方便说度众生。而众生相本来就空,没有所谓的度和不度,空哪有从这边到那边呢?你看虚空,有从东边到西边、到南边吗?空、虚空都是如如不动,放在那个地方,我们的清净自性也是这样子的。那么,不度众生,师父今天您在做什么呢?我今天在做如梦幻泡影,度如梦幻泡影的众生,做如梦幻泡影的佛事,本不存在,可是还是要这样做。因果很清楚吗?是不是?论事相,就必须有因果;论理体,就必须论无生;论究竟实相,就究竟一切法无生。所以,舍利弗跟佛陀的这一段的问答,可以证明,可以了解,法界是平等的。

  所以很多人看了那一句就看不懂,说:师父!多少人问这一句话,说:师父!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为什么情跟无情都可以成就佛道呢?为什么这样子呢?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我说:这一句话不是这个意思,树木也可以成佛,那人也可以成佛,它不是这个意思。他说:师父,不是写得很清楚吗?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不是写得很清楚吗?我说:那你的意思呢?说:树木也可以成佛!我说:大邪见人!树木是我们的依报,如何成佛?那怎么解呢?很简单。若大悟,当一个人大彻悟的时候,心境本一如,就是内四大跟外四大平等,心跟境还是平等。什么叫做内四大,站在相上来讲是平等的,当一个人成佛的时候,他可以把这个外面的境界,如同涵盖到自己清净的自性一样。所以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是因为这个人成佛,能够转识成智,能够转境为心,所以心境一如,才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是这个成就无上菩提的人,才能这样讲。就是说:我成佛了,外面的山河大地、这些树木,都是我清净心所影现出来的,所以它们也不离开我的佛性。是作如是解,而不是说树木可以成佛。是因为有情的众生成佛,能够转外面的物质世界为自己的清净心性所包容。所以,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是因为我们大彻大悟,转有情的识变成大智,而这个大智,等同虚空,这个虚空就包容情跟无情,这样叫做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我们内四大跟外四大其实是平等的,譬如说我们今天生病,我们要看医生,医生所下的药,也是一样的,地、水、火、风。譬如说:你到医院去做什么呢?戴氧气筒,那是什么?那是空气啊!我们里面要呼吸呀。内四大不调,必须假借着外四大,以前没有西医,就上山采这个药草,这个药草难道不是地吗?不是地、水、火、风吗?它只是在转换而已啊!可是,你必须借重一个医学的学识,要不然,你会把毒药当作是甘露。所以,医生就可以把毒药变成甘露;而无知的众生,会把甘露变成毒药。是不是?我们了解内四大、外四大,其实是平等不二的,因为内四大生病,必须借重外四大的医药。其实内四大跟外四大其实是平等一如的。所以,我们内跟外,是众生在分的,就佛来讲,大地的众生,包括山河大地、草木、一草一木,佛陀都不忍心去伤害它,佛陀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去伤害这个草木的,因为他知道,外四大是清净心所影现出来的世界,也是包容在他心境里面,动一个嗔恨心的念头去把那棵树砍掉,也会伤害自己的清净心。

  我们这个叫做打卡式的修行,不是真正的修行。不管我们内心里面的烦恼存不存在,都不去管它,反正我在这里把这一部经诵完了,我有一个交代了。佛陀,你看。。。你诵经是给佛陀高兴的?还是要降伏自我的?要得生死自在呢?啊?有一个人诵《金刚经》三千部了,跑到文殊讲堂,跪在那边回向,我刚好从楼上走下来要吃饭。我说:年轻人,你来拜佛了不起!说:师父,我诵《金刚经》诵了三千部,我诵了好几年,我今天特别来文殊讲堂,在佛前回向。喔!我借这个机会好好地教育,我说你诵《金刚经》三千部,我现在问你:《金刚经》是谁讲的呢?他说:当然是世尊讲的囉!那现在请问你,你是诵给佛听,还是诵给你自己听呢?嗯?如果诵给佛听,佛不需要你诵给他听啊,他讲的,还要你诵给他听吗?他说:那诵给自己听。我说:那你诵了几年了?他说:我诵了十几年了。诵了十几年,烦恼断了没有?没有!那现在呢?还继续诵。我说:《金刚经》里面讲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试说看!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一诵经就是音声啊!一下答不出来。你诵经求佛?佛早就跑掉了。他说:那我回去就不要诵了?我说:更糟糕,你不大彻大悟,不诵经,你做什么?闲在那边做什么呢?他说:好难喔!那么简单,怎么堪称最上乘论呢?你以为当一个大和尚那么简单喔?他说:不晓得大悟的人心境这么高!哪有这么高?在这里哪有比高下的?你没听过: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吗?说不过师父。好!你好好地回向,记得回向给我,我去吃饭了!

  诵三千部,抵不过师父二句话。一下就躺在那个地方,你根本就没办法回答,二句就没办法了。因为不悟佛的心法,也没有彻底的见性,但随逐着音声在求佛,佛已经在《金刚经》讲得很清楚了:如来者,即诸法如义。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不能搞错了。诵经是要依文起观,对着文章起观照,不是念给佛听的。经典就像佛的遗教一样,佛留下的遗嘱,你要如法、如律、如佛所说,按照他所交代的遗嘱,如法地观照,契入佛的心境,才叫做佛的弟子啊。不是鹦鹉学讲话。所以,我们要了解,要修首楞严大定,要决定捐弃一切诸有为相。天是棺材盖,地是棺材底,无论闯哪里,总在棺材里。天就像棺材盖,地就像棺材底,无论闯哪里,总在棺材里。就是要躺下来。那么就是说:你今天所拥有的东西,统统要失去囉?是不是?你明明知道有一天我们会死,要躺进棺材,为什么不提早听佛的话,歇即是菩提呢?为什么不懂得这个道理呢?

  生存本身是很残酷,我们需要赚钱,我们需要面对现实,我们要上班,对不对?要上班,生存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一种残酷。为什么?我要活下去,我这个家庭要维持,我当然要赚钱啊!没有关系!佛没有叫你抛弃家庭,而是让我们了解,在建立这个家庭,或者是你干这个大事业,你也能不能了知,在这个人生宇宙当中,也有一种非常超越的真理,它时时刻刻可以指引你,过着祥和、安乐、解脱的日子呢?今天我们因为不明了这个道理,所以就吃喝玩乐,没有钱,抢银行。是不是?一念看不顺眼,砍人。所以是不是说书读得越多的人,就越没有烦恼呢?不见得。只要没有听到佛法的人,就是读到博士,也不一样的无知。好!举个例子:清华大学前几年,有两个女的,为了争一个男的,另外一个女的,把那个对方杀死。对不对?现在关的快出来了。为什么她读到清华大学会做出这种举动来呢?清华大学是一流的名校,若论读书,可以算得上是一等的学府。为什么会做出这种惊人的举动呢?为什么?她一感情来,完全丧失理性,完全丧失理性。学佛就是要让我们回归原来的理性,回归原有的智慧,回归原有的佛性,回归原有的解脱、自在和清凉。

  一个人的一生一世没有听到正法,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是非常可怕的。又继续轮回,死了以后就继续轮回了。那么我们因为不能捐弃一切诸有为相,所以,我们每天活着,就像惩罚自己,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不了解生命,生命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惩罚。我们每天都不高兴,但是不知道不高兴是为什么?我们每天,一个家庭夫妻相处,每天都吵架,也不知道在吵什么?其实都是为了一点小事。朋友、同参道友,二句话互相砍人,把对方砍到残废,需要这样大动干戈吗?什么叫做众生?一开口就是别人错到底,我就是对,我就是对,这就是众生。圣人刚好相反,圣人会交换立场,能够忍辱,能理解对方有他的苦衷,因为时间、空间的交会点不一样,不能用我们这个立场,一定强迫别人来接受我们的观念。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把我们拥有的知见,就是所谓的观念,强加在对方的身上,两个人会活得很痛苦的。夫妻为什么吵闹不休?因为知见不同、看法不同。朋友为什么会反目成仇?因为角度不同,看法不同。谁对谁错很难讲。甲来讲,甲有一套的理论;乙来讲,乙有一套的理论;只有圣人能够超越善恶、超越是非、超越对错,懂得退让。我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体会了老二哲学的重要。老二就是:什么统统不要排老大,那个排老大的人,很容易就被砍头。记得:不抢风头、不占镜头,不抢风头,不抢镜头,就不会被杀头。记得懂得退让,什么都要记得排老二,不要排老大,什么事情都要抢第一,什么事情伤害最大的,就是那个排老大的。

  有功劳不要往自己身上揽,都是我啦,我最伟大了,你这样一讲,都是一直赞扬自己。。。底下的,旁边听的,就有戏可看了,他在旁边看你不顺眼,背后就说你几句。当我们办一件事情很成功的时候,把这个功劳、功德,全部推给大家;这大家的合作,大家的功劳,不是我一个。今天我慧律法师来这里讲经,没有大众坐在这里,也无法成就弘法的。您们没有来坐在底下,我讲给谁听呢?一个都没有,有这样精神病的吗?一个都没有,讲经?当然就是讲给你们大家听囉!你们成就我,我应该感谢大家,我用这个最卑微的心,向大家学习,我提供三十多年来的学佛心得,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不敢说我在教大家,也许底下都是卧虎藏龙。是不是?都是很了不起的大和尚、大法师、很有修行的护法居士大德,示现坐在底下的。是不是?所以说谦虚一样可以表达自己的立场,比较受人家的欢迎。所以,我比较喜欢排老二,所以,你懂得老二哲学,你就减少很大的伤害。

  我们这个《楞严经》准备要讲三年,中间如果有停课,比如说:水陆法会、农历年、梁皇法会,或者是师父要出国弘法,会事先一个月前通知大家,最慢二个礼拜前一定会通知大家。所以,如果中间有停课,我们会事先通知。如果突然没有上课,那么有几件事情:第一个就是我重病爬不起来,重感冒爬不起来,送急诊,所以,没办法上课。第二、就是阿妈突然死掉,要。。。不知道她在不在,没有关系了。突然暴毙了,没办法了,那当然是要停课了。是不是?

  好了,我们这一次讲《楞严经》要放慢脚步,不急着讲完。我们要详细的讲,如果我的寿命够长的话。最近我很感谢我们的法无师父,我们的当家师,非常感谢他,他的领众,无论是放生、无论是诵经,或者是做佛事,都给师父消灾回向,整个僧团,师父都很感恩,在这里,师父在大众赞叹我们当家法无师,对师父的一种恭敬,每一次做功课,都这样跟师父回向,所以,我现在,你看,这回向真的很有效,气色真的很不错,你看仔细一点,再近一点,气色真的不错,回向是真的,还有一些护法居士大德,怕师父早死,每天都消灾回向。把寿命都舍给师父。我现在用不完了,用不完了。目前来讲的话,这个身体还行,如果这个寿命还够长,我们就继续讲,生死无常,也不知道要活到什么时候,我也不是佛陀没有办法告诉你,明天、明年、再几年,能够活多久不知道。

  只要一结到楞严大法的缘,就种下大菩提的因,诸位将来一定成佛无疑。毫无疑问的。古德有说:《楞严经》只要一历耳根,这个人能灭无量亿劫生死重罪。《楞严经》这个是大法,是最上乘的大法,而且是密法跟禅宗的禅法,是最究竟的一本宝典。单单只听到楞严经这三个字,就可不得了了!如果有人诵:南无妙法莲华经、南无华严经,这个就不得了了。一历耳根,即成道种。

  我告诉诸位:听讲这个《楞严经》,不是凭一时的感性,或者是一时的好奇,那没有办法持续的。当我们进入《楞严经》的领域的时候,我们会开始慢慢发现很难,非常地艰涩,因为没有大悟,统统是名相。翻译的译本,般刺密谛翻译的译本,文章就很难,因为是文言文。注解,圆瑛法师的注解也难,是古文。经文难,义理深,注解难,统统难!所以,在这里,要进入《楞严经》前,必须要跟诸位做一个心理建设,不能凭一时的感性,不能凭一时的好奇,《楞严经》是给有志气的人听的,他才听得下去。凭一时的感情,一时的好奇,或没有志气的人,他根本就听不下去,要发大菩提心。刮风、下雨、下冰雹,不管如何,我就是不缺席!要下这种大愿力。

  自古以来,《楞严经》的注解有十多种,不包括市面上流通的一些居士和一般的法师,比较有名的有十多种。因为古人的原译太难,义理又深,实在是不容易了解。既然临命终一闻大乘经名,即为道种,能灭恒河沙的重罪,何况我们今天好好地来研读、来持诵的呢?我们一般人:底下要讲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诸位把笔放下来,在末法时期,很多人都修净土法门,而不了解保护这一颗清净心的重要,不了解。毛毛虫变蝴蝶,毛毛虫怎么变蝴蝶呢?这里是毛毛虫,变。。。变作蝴蝶,从这里到这里,如果毛毛虫染上病毒,或被鸟吃掉,这个毛毛虫有没有机会变成蝴蝶呢?没机会。没有机会。毛毛虫比喻什么呢?比喻我们这一颗清净心,这一颗清净心,必须在现前当下这一念就要处理它。换句话说,往生是现在的事情,绝对不是临命终的事情。你能够万法回归当下,用大智慧打破无明、烦恼、习气,步步为营,护持这一颗清净心,这样子念佛:阿弥陀佛。。。这样子念,保护这一颗清净心,这样下定决心保护它,慢慢慢慢,自自然然牠就会变成一只漂亮的蝴蝶。漂亮的蝴蝶就比喻作往生极乐世界;这一只毛毛虫就比喻说我们在娑婆世界。我们在娑婆世界,烦恼很多,无明又重,习气也难改,这一颗清净心,就像这一只毛毛虫。

  我们现在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我现在念佛,烦恼不管它,阿弥陀佛。。。临命终的时候,期待临命终的那一刻,诸位,变成从这一段毛毛虫,马上就要等待这个蝴蝶,中间这个距离呢?毛毛虫要慢慢地转化。。。才能渐渐变成蝴蝶嘛!是不是?他不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每天都在等什么?每天都在等待变成蝴蝶,那这一颗清净心呢?被烦恼所束缚,百般的烦恼,百般的计较,在生活当中种种的苦痛,还不能警觉,舍不下,亲情割舍不下,钱财割舍不下,诸位,你想想看,这样怎么往生极乐世界呢?是不是?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很正确的观念,现在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对!很好!记得是由现在的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升华,把这个执着、烦恼、分别,种种的习气断除,这样子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心性上下功夫,到临命终的时候,我早就学会放下,到临命终,一下子莲花化生,一下子离五浊了。极乐世界是化生的,莲花化生,没有中阴身,对不对?往生极乐世界没有中阴身,你记得,保护这一只虫不要被鸟吃掉,不要被细菌吃掉,不要让这只虫生病,这一只虫生病,还没有转化成蝴蝶就病死了!

  什么是病呢?这一只蝴蝶就是我们的清净心,如果生病,就是无明重,这只毛毛虫就生病,无明少,这只毛毛虫就健康。斤斤计较,这只毛毛虫就生病;什么都忍不下,这只毛毛虫就生病。所以诸位,用一只生病的毛毛虫,你有把握在临命终转化成蝴蝶吗?没有把握。要怎么样能够把握呢?万法回归现前当下这一念,当你在念佛的时候,记得同时要破除执着,这一只虫才可能活下去。就是这一只虫你一定要好好地保护牠。这只虫是什么?就是我们这一念清净心,这一颗清净心,你要坚持下去。所以,这个观念,重要的观念,毛毛虫要转化成蝴蝶中间不能出任何的差错;这颗心侈要直通极乐世界,中间你统统要放下,跟自己生死没有关系的,统统放下。记得,要口业清净,要守口如瓶,要礼敬三宝,三宝是整个佛教的根,敬佛、敬法、敬僧,这是作为一个佛弟子最基本上的,连佛都不敬,法都不信,僧都不敬,如何能够了生死呢?连信心都没有。是不是?所以我们应当了解,身、口、意一定要约束好,好好地保护这一颗清净心。不要把多余的时间浪费在没有用的,不要把多余的生命浪费在没有用的事情,不要做那些你将来一定会后悔的事情,不要做那一些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又完全没有意义的事情,为什么?我们的时间重要,我们的生命重要,我们的道业重要。

  记得!练习往生极乐世界的时候,包括你在睡觉,一样念佛自在,求生意志坚定不移。我说:常常梦到佛菩萨的人,常常梦到三宝的人,这个人一定会往生极乐世界的。他的意识形态里面统统是三宝,他的意识形态里面统统是极乐世界,他一心一意就是在往生极乐世界,连在做梦统统梦到阿弥陀佛,一心一意想往生极乐世界,这个人怎么不会往生呢?醒着的时候要往生,连睡梦当中都要往生,这个人必定往生!诸位,下定决心,了生死在一念之间。

  所以,研读《楞严经》,是属于大根性的人,是属于下决定心的人;是属于有大勇气的人。发大菩提心的人,才能够持续。要坚持,要忍耐。研读《楞严经》,绝对有帮助你往生净土的。好,我们《楞严经》的前言就讲到这个地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