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余同门也。家世姑苏。姓王氏。童年?染。依宝华山文海律师具戒。云水叁十年。参南北知识四十余人。末上入先师万寿粹老人室。乃印心焉。甲午冬。出世西山普觉寺。未几。復迁万寿。所至虽以宗门住持。而时或兼传戒法。数年以来。期经四建。而坛下禀受者辄千余指。今秋重九。大戒将圆。适值和尚六旬初度之辰。其嗣法得戒诸弟子。欲顺世缘。用酬法乳。炷香作礼请余为文以祝。因而晓之曰。寿者之相。乃我执之异名。如来于圆觉般若等经。揭而斥之。其无可取也明矣。然经有云具寿。或云无量寿者。何耶。盖具寿以戒言。重腊非重齿也。无量寿以心言。依性不依形也。以戒为寿。持之即具。以心为寿。悟则无量。若是。则孰不可以具寿。而孰不可以无量寿乎。况因戒名僧。僧而无戒果僧乎。约心论悟。悟不了心非悟也。且夫戒也者。所以续慧命也。戒不持则戒命无以存。心也者。所以体法身也。心不悟则法身无以显。法身显。我身诸佛身。同一身也。慧命存。我命众生命。无二命也。保是身。延是命。是谓寿得其正。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