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发现一处宋代早期洞窟造像
中国 山西省文物工作者近日在第三次文物普查的过程中,在晋城市发现一处建于北宋太祖赵匡胤乾德年间的洞窟造像。专家认为,该发现是研究宋代中国佛教造像艺术重大变革和转折的宝贵实物资料。
据晋城市城区文物普查队队长裴池善介绍,该洞窟位于山崖上,只能由狭小的近乎垂直的天然石缝进入。中洞南壁迎洞门造像三躯,为一佛二菩萨像。中间佛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衣饰简洁,自然下垂形成“落裙”,头部损毁,手部破坏已难辨手印。佛左右各有肋侍菩萨一躯,站立于仰莲之上,头戴风帽,璎珞长垂,衣袂飘飘,眉间均有白毫。东侧菩萨双手合十,西侧菩萨双手托物,分别微倾身体,好像在认真听佛说法。肋侍菩萨均有圆形头光,圆形背光,中间佛有圆形头光,葫芦形背光。
据介绍,洞口处石壁上发现线刻托钵僧人像以及一方摩崖题记,记录造像年代为乾德年间,并有主持开凿僧人和匠人姓名。
专家认为,该造像佛、菩萨的面部特征、衣饰风格明显趋于中国化和世俗化。学术界普遍认为,宋代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重大变革和转折时期。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