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又称《百句譬喻经》、《百句譬喻集经》、《百譬经》、《百喻集》。四卷。僧伽斯那撰,求那毘地译。
僧伽斯那,又称僧伽斯、僧伽先。是五世纪印度的大乘法师,为求那毘地的老师。 求那毘地(?-502),中天竺人。南齐译经僧。幼年出家,师事僧伽斯那。聪慧强记,勤于讽习,所诵大小乘经二十余万言,兼学外典。齐建元初(479-482)到京师,居止于毘耶离寺,执锡从徒,威仪端肃,王公贵胜迭相供请。初,僧伽斯那于天竺国抄集修多罗藏十二部经中切要的譬喻,撰为一部,凡有百事,以教授新学。毘地悉皆通诵,兼明义旨,以永明十年(492)秋译为齐文,凡有十卷(今为四卷),称为《百句譬喻经》,或《百喻经》。 本经集录近百则(九十八则)有关善恶罪福报应的譬喻故事,说明佛教的基本教义,所以称为《百喻经》。 本经所集录的九十八则譬喻故事,每则末后都载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来说明佛教的教义。其中大部分故事是以一般民众为教化对象,也有对外道、出家众、国王等而说者。兹略述各卷内容如下: 卷一:以愚人食盐喻、愚人集牛乳喻、以梨打破头喻、妇诈语称死喻、渴见水喻、子死欲停置家中喻、认人为兄喻、山羌偷官库喻、叹父德行喻、三重楼喻、婆罗门杀子喻、煮黑石蜜浆喻、说人喜瞋喻、杀商主祀天喻、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灌甘蔗喻、债半钱喻、就楼磨刀喻、乘船失釪喻、人说王卒暴喻、妇女欲更求子喻等二十一则譬喻,说明布施、持戒、因果报应、生天等道理。 □愚人食盐喻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三重楼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 木匠答言:“是我所作。” 即便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 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墼作楼。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 木匠答言::“作三重屋。” 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 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为我作最上者。” 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 煮黑石蜜浆喻 昔有愚人煮黑石蜜,有一富人来至其家,时此愚人便作是念:“我今当取黑石蜜浆与此富人。”即着少水用置火中,即于火上以扇扇之,望得使冷。 傍人语言:“下不止火,扇之不已,云何得冷?”尔时众人悉皆嗤笑。 其犹外道不灭烦恼炽然之火,少作苦行,卧棘刺上,五热炙身而望清凉寂静之道,终无是处,徒为智者之所怪笑,受苦现在,殃流来劫。 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 昔有国王,产生一女,唤医语言:“为我与药,立使长大。” 医师答言:“我与良药,能使即大,但今卒无,方须求索,比得药顷,王要莫看,待与药已,然后示王。” 于是即便远方取药,经十二年,得药来还,与女令服,将示于王,王见欢喜,即自念言:“实是良医,与我女药,能令卒长。”便□左右赐以珍宝。 时诸人等笑王无智,不晓筹量生来年月,见其长大,谓是药力。世人亦尔,诣善知识而启之言:“我欲求道,愿见教授,使我立得善知识。” 师以方便故,教令坐禅,观十二缘起,渐积众德,获阿罗汉位,踊跃欢喜,而作是言:“快哉大师!速能令我证最妙法。” 卷二:以入海取沈水喻、贼盗锦绣用裹氀褐喻、种熬胡麻子喻、水火喻、人效王眼□喻、治鞭疮喻、为妇贸鼻喻、贫人烧麤褐衣喻、牧羊人喻、雇借瓦师喻、估客偷金喻、斫树取果喻、送美水喻、宝箧镜喻、破五通仙眼喻、杀群牛喻、饮木筩水喻、见他人涂舍喻、治秃喻、毘舍闍鬼喻等二十则譬喻,说明修行善法诸功德、出家求道、流转生死、苦、持戒等道理。 斫树取果喻 昔有国王,有一好树,高广极大,当生胜果,香而甜美。时有一人,来至王所,王语之言:“此之树上将生美果,汝能食不?” 即答王言:“此树高广,虽欲食之,何由能得?” 即便断树,望得其果。既无所获,徒自劳苦。后还欲竖,树已枯死,都无生理。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如来法王有持戒树,能生胜果,心生愿乐,欲得果食,应当持戒,修诸功德。不解方便,返毁其禁,如彼伐树,复欲还活,都不可得,破戒之人亦复如是。 送美水喻 昔有一聚落,去王城五由旬,村中有好美水,王□村人常使日日送其美水,村人疲苦,悉欲移避,远此村去。 时彼村主语诸人言:“汝等莫去,我当为汝白王,改五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来不疲。”即往白王,王为改之,作三由旬。众人闻已,便大欢喜。 有人语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无有异。”虽闻此言,信王语故,终不肯舍。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修行正法,度于五道,向涅槃城,心生厌惓,便欲舍离,顿驾生死,不能复进。如来法王有大方便,于一乘法分别说三,小乘之人闻之欢喜,以为易行,修善进德,求度生死。后闻人说,无有三乘,故是一道,以信佛语,终不肯舍,如彼村人亦复如是。 杀群牛喻 昔有一人,有二百五十头牛,常驱逐水草,随时餧食。时有一虎,噉食一牛。尔时,牛主即作念言:“已失一牛,俱不全足,用是牛为?”即便驱至深坑高岸,排着坑底,尽皆杀之。 凡夫愚人亦复如是,受持如来具足之戒,若犯一戒,不生惭愧,清净忏悔,便作念言:“我已破一戒,既不具足,何用持为?”一切都破,无一在者。如彼愚人尽杀群牛,无一在者。 卷三:以估客驼死喻、磨大石喻、欲食半饼喻、奴守门喻、偷犛牛喻,贫人能作鸳鸯鸣喻、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小儿争分别毛喻、医治脊偻喻、五人买婢共使作喻、伎儿作乐喻、师患脚付二弟子喻、蛇头尾共争在前喻、愿为王剃须喻、索无物喻、蹋长者口喻、二子分财喻、观作瓶喻、见水底金影喻、梵天弟子造物因喻、病人食雉肉喻、伎儿着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人谓故屋中有恶鬼喻、五百欢喜丸喻等二十四则譬喻,说明不杀戒、无明、八正道、五蕴皆空等道理。 欲食半饼喻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恚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从本以来常无有乐,然其痴倒,横生乐想。如彼痴人,于半番饼生于饱想。世人无知,以富贵为乐,夫富贵者,求时甚苦,既获得已,守护亦苦,后还失之,忧念复苦。于三时中,都无有乐。犹如衣食,遮故名乐,于辛苦中横生乐想,诸佛说言:“三界无安,皆是大苦。”凡夫倒惑,横生乐想。 师患脚付二弟子喻 譬如一师,有二弟子,其师患脚,遣二弟子,人当一脚,随时按摩。其二弟子常相憎嫉,一弟子行,其一弟子捉其所当按摩之脚,以石打折。彼既来已,忿其如是,复捉其人所按之脚,寻复打折。 佛法学徒亦复如是,方等学者非斥小乘,小乘学者复非方等,故使大圣法典二途兼亡。 蛇头尾共争在前喻 譬如有蛇尾语头言:“我应在前。” 头语尾言:“我恒在前,何以卒尔?” 头果在前,其尾缠树,不能得去;放尾在前,即堕火坑,烧烂而死。 师徒弟子亦复如是,言师耆老,每恒在前,我诸年少应为导首。如是年少,不闲戒律,多有所犯,因即相牵入于地狱。 伎儿着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 昔干陀卫国有诸伎儿,因时饥俭,逐食他土,经婆罗新山,而此山中素饶恶鬼、食人罗刹。时诸伎儿会宿山中,山中风寒,然火而卧。伎人之中有患寒者,着彼戏衣罗刹之服,向火而坐。 时行伴中,从睡寤者,卒见火边有一罗刹,竟不谛观,舍之而走,遂相惊动,一切伴侣悉皆逃奔。时彼伴中着罗刹衣者亦复寻逐奔驰绝走,诸同行者见其在后,谓欲加害,倍增惶怖,越度山河,投赴沟壑,身体伤破,疲极委顿。乃至天明,方知非鬼。 一切凡夫亦复如是,处于烦恼,饥俭善法,而欲远求常、乐、我、净无上法食,便于五阴之中横计于我,以我见故,流驰生死,烦恼所逐,不得自在,坠堕三涂恶趣沟壑。至天明者,喻生死夜尽,智慧明晓,方知五阴无有真我。 卷四:以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夫妇食饼共为要喻、共相怨害喻、□其祖先急速食喻、尝菴婆罗果喻、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唵米决口喻、诈言马死喻、出家凡夫贪利养喻、驼□俱失喻、田夫思王女喻、搆驴乳喻、与儿期早行喻、为王负机喻、倒灌喻、为熊所囓喻、比种田喻、猕猴喻、月蚀打狗喻、妇女患眼痛喻、父取儿耳璫喻、劫盗分财喻、猕猴把豆喻、得金鼠狼喻、地得金钱喻、贫儿欲与富等财物喻、小儿得欢喜丸喻、老母捉熊喻、摩尼水窦喻、二鸽喻、诈称眼盲喻、为恶贼所劫失叠喻、小儿得大龟喻等三十三则譬喻,说明善法果报、净戒、布施、解脱因缘等道理。 夫妇食饼共为要喻 昔有夫妇,有三番饼,夫妇共分,各食一饼,余一番在,共作要言:“若有语者,要不与饼。” 既作要已,为一饼故,各不敢语。须臾有贼入家偷盗,取其财物,一切所有尽毕贼手。夫妇二人以先要故,眼看不语,贼见不语,即其夫前侵略其妇,其夫眼见,亦复不语。妇便唤贼,语其夫言:“云何痴人为一饼故,见贼不唤?” 其夫拍手笑言:“咄婢!我定得饼,不复与尔。”世人闻之,无不嗤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小名利故,诈现静默,为虚假烦恼种种恶贼之所侵略,丧其善法,坠堕三涂都不怖畏,求出世道,方于五欲□着嬉戏,虽遭大苦,不以为患,如彼愚人,等无有异。 尝菴婆罗果喻 昔有一长者遣人持钱至他园中买菴婆罗果欲食之,而□之言:“好甜美者,汝当买来。” 即便持钱往买其果,果主言:“我此树果悉皆美好,无一恶者,汝尝一果,足以知之。” 买果者言:“我今当一一尝之,然后当取。若但尝一,何以可知?” 寻即取果,一一皆尝。持来归家,长者见已,恶而不食,便一切都弃。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闻持戒施,得大富乐,身常安隐,无有诸患,不肯信之,便作是言:“布施得福,我自得时,然后可信。”目睹现世贵贱贫穷,皆是先业所获果报,不知推一以求因果,方怀不信,须己自经,一旦命终,财物丧失,如彼尝果,一切都弃。 劫盗分财喻 昔有群贼共行劫盗,多取财物,即共分之,等以为分。唯有鹿野钦婆罗,色不纯好,以为下分,与最劣者。下劣者得之恚恨,谓呼大失,至城卖之。诸贵长者多与其价,一人所得,倍于众伴,方乃欢喜,踊悦无量。 犹如世人不知布施有报无报,而行少施,得生天上,受无量乐,方更悔恨,悔不广施,如钦婆罗后得大价,乃生欢喜。施亦如是,少作多得,尔乃自庆,恨不益为。 小儿得大龟喻 昔有一小儿,陆地游戏,得一大龟,意欲杀之,不知方便,而问人言:“云何得杀?” 有人语言:“汝但掷置水中,即时可杀。” 尔时,小儿信其语故,即掷水中,龟得水已,即便走去。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欲守护六根,修诸功德,不解方便,而问人言:“作何因缘而得解脱?” 邪见外道、天魔波旬,及恶知识而语之言:“汝但极意六尘,恣情五欲,如我语者,必得解脱。” 如是愚人不谛思惟,便用其语,身坏命终,堕三恶道,如彼小儿,掷龟水中。 《百喻经》中的故事,篇幅虽短,却生动有趣,长期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流传不衰,在文学史上亦有其重要地位,近代鲁迅先生曾出资在金陵刻经处刻印此经。另有不少人将其中的故事白话化,使其影响更加深远。 《出三藏记集》卷九康法邃所作《譬喻经序》载:“譬喻经者,皆是如来随时方便四说之辞,敷演弘教,训诱之要。牵物引类,转相证据,互明善恶罪福报应,皆可寤心,免彼三涂。如今所闻,亿未载一,而前后所写互多复重,今复撰集,事取一篇以为十卷,比次首尾,皆令条别。趣使易了,于心无疑。愿率土之贤有所遵承,永升福堂,为将来基。”由是可知,运用此等譬喻教训,可增加学者对教义的理解,是弘法布教者的最佳教材。 譬喻是“因类取譬”,因此广泛涉及当时的器物、植物、动物、社会习俗及政治制度等。所以除了直接的文学价值和弘法效果外,我们还可以从其资料中了解佛陀时代的种种环境,而对某种教说的产生有较充分的证据,扩展研究视野。 僧伽斯那主张读《百喻经》者应着重领会故事中所隐喻的道理,一如经末偈语所言:“如阿伽陀药,树叶而裹之。取药涂毒竟,树叶还弃之。戏笑如叶裹,实义在其中。智者取正义,戏笑便应弃。” 本经收录于《高丽藏》第三十册、《碛砂藏》第二十八册(二卷)、《龙藏》第一0七册、《卍正藏》第五十册、《大正藏》第四册。坊间亦有单行本流通。 又与本经编纂目的相同的经典,计有: 《杂譬喻经》:又作《新譬喻经》。后汉支娄迦谶译,一卷,共集录十二则譬喻。 《杂譬喻经》:失译,二卷,共集录三十二则譬喻。 《旧杂譬喻经》:又称《杂譬喻集经》、《杂譬喻经》、《旧杂譬喻集经》、《集譬经》。吴天竺三藏康僧会译,二卷,共集录六十一则譬喻。 《杂譬喻经》:比丘道略集,一卷,共集录三十九则譬喻。 《众经撰杂譬喻》:鸠摩罗什译,比丘道略集,二卷,共集录四十四则譬喻。 另有单译的譬喻经,如: 猘狗经:吴支谦译,一卷。 群牛譬经:西晋法炬译,一卷。 大鱼事经:东晋竺昙无兰译,一卷。 譬喻经:唐义净译,一卷。 灌顶王喻经:宋施护译,一卷。 医喻经:宋施护译,一卷。 本经是属十二部经的那一种类? 试以譬喻故事说明布施果报。 试以譬喻故事说明持戒的重要。 如何运用本经弘法?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