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问答网

中道理念与现代佛教教育

发布时间:2022-12-20 18:45:18作者:心经问答网

中道理念与现代佛教教育

  一、佛教教育与佛教的整体发展

  历史的车轮己经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纪,在新世纪的开端,经历了二千多年发展历史的中国佛教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佛教怎样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形势,怎样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在这个时候,我们在这里举行以佛教教育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就显得愈加重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佛教教育问题是关系到佛教未来整体发展的核心问题。佛教的兴盛与佛法的昌明,固然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从外部环境上说,如社会政治的安定、政府与社会大众的护持等;就佛教自身而言,则必须有组织严整、法相庄严、具有健全僧格与宗教情操的清净僧团,还要有住持正法弘化世间的大愿和灵活善巧、形式多样的弘化方法。而要达到这一点,拥有优秀的弘法人才是最重要的,而优秀人才的培养当然离不开佛教教育。印顺法师说过:“要想中国佛教能够真正发扬光大,对于宏法的人才问题,不得不认为是首要的问题。”(注1)台湾的圣严法师曾说:“今天不办僧伽教育,明天就没有佛教。”佛教教育对佛教整体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值得欣慰的是,佛教教育的重要性已经为佛教界内部和社会上关心佛教发展的人们所普遍认识。回顾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佛学院的创立和发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从1956年9月中国佛学院成立到现在,大陆已有各级佛学院数十所,为佛教培养了数千名僧才。在仅有二千多万人口的台湾,目前已有佛学院三十余所,另外还有佛教界出资创办的社会大学,如华梵大学等。佛学院的大量出现与迅速发展,在为佛教培养了众多后备人才的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积累了很多需要总结和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如佛教教育中僧伽教育与普及教育的关系问题,传统义解与现代学术的融合问题,传统的师徒授受与现代学院制教学的优劣问题;学与修、内修与外弘、精勤的修持与契机的方便等的关系问题,如此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在佛教教育实践中必然要面对的,出现问题或矛盾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寻找什么样的合理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我认为,佛教的中道理念可以作为我们对待上述一系列问题的指针,用“中道”的观念和方法去面对和解决目前佛教教育中所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或许会使我们从中得到新的启发与教益。

  二、缘起中道与八正道中道

  “中道”是佛教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佛教区别于一般其他宗教的特色所在。(注2)必须强调的是,“中道”绝不是无原则的折中调合,人云亦云,模棱两可,而恰恰相反,“‘中’是中正、中心,即用中正不偏的态度与立场,深入人生为本的事事物物的根本核心,穷究他底真相。解决一个问题,必须以中正不偏的立场,从关涉到的各方面去考察,在各方面结合点上深入推究,彻底了解问题的真相,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所以佛法的中道,不是固执一端的偏见,也不是世俗肤浅的认识。‘中道’代表了佛法理论与实践的不共方法。”(注3)

  释迦牟尼在对现实人生的体悟中,觉悟了两种中道:即缘起中道与八正道中道。缘起中道即缘起法,这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指出了一般人生活动的普遍规律。《杂阿含经》卷十二日:“如来离于两边说中道,所谓此有故被有,此生故被生:谓无明缘行……生缘老死,如是纯大苦聚集。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生灭则老死灭,如是纯大苦聚灭。”世界上万事万物皆处在因果关系之中,一切事物的流转还灭都有其有无生灭的理由,同时佛陀又在这因缘和合的世间法中,体悟出离有无二边的中道第一义谛。“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起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者,则不起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两边说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杂阿含经》卷十二)这种从有无生灭的纷乱现象中,直接体现诸法的本性空寂,就是第一义的中道教说,也是缘起性空的真义所在。八正道是佛陀所首倡的佛教修行方法,是一种更好的向上的实践法则。所谓正道,也就是中道,它是指导修行者所应采取的不苦不乐的中道行。同时,这种远离苦乐两边、正当合理的中道行,也是众缘所成,互为因缘的,离开了诸多的内因外缘,任何修行都不可能取得成功,目此,八正道的中道行,其本性也是空寂的。

  缘起中道的理论与八正道的实践,在空寂的本性中融为一体。印顺法师在“中道之佛教”一文的结语中说:“缘起空的中道,遣离了一切错谬的思想(二边邪见);)八正道的中道行,离苦乐二边而不取相执着。这两大中道法,是相辅相成圆满无缺的。因为假使只说缘起法性的如何如何,不能付之自身的修证体悟,即不能满足人类冲破束缚要求彻底自由的宗教情绪,即抹煞了佛教的宗教意义。假使只说修行方法;没有理性的指导,即透不过理智;不但要受世道间学术的摧毁,自己也要走上神教的歧途。八正道的中道行,以道德的实行,满足了人类的宗教要求,而把它放在缘起空的理性指导下,圆满正确,经得起一切思想的考验。这智信合一的中道,即是释尊本教的特质所在。”(注4)

  三、中道理念与现代佛教教育

  佛教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它与社会上的其他教育有着明显的不同,具有佛教自身的显着特点。现代佛教教育所面临着的许多问题与矛盾,也是与佛教教育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的。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对佛教传统的中道理念与现代佛教教育的关系,怎样正确理解并在现代的佛教教育中实践中道义理等问题作理论层面的探讨。

  1、关于佛教教育的对象

\

  一般来说佛教教育应包括两类:即面向佛教内部的僧伽教育和面向外部社会大众的普及教育。其中僧伽教育是佛教教育的核心,在佛教教育中占有主导的地位。而面向社会大众的普及教育是佛教教育的另一重要方面。应当说,这两种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僧人是住持佛法的主体,是佛教的三宝之一,所以僧伽教育是重中之重,担负着培养僧才、续佛慧命的历史重任。只有造就出更多的学修兼备、内修与外弘并举的优秀僧才,才能使佛教这一传统的宗教古老而常新,充满生命的活力。同时,僧人在自修自证的同时,还要肩负起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的使命,以自己的宗教修养和情操,教化、吸引和感召社会各界的人们,以增强佛教的亲和力,使人们乐于亲近僧人、亲近佛法。另一方面,社会是佛教得以发展的土壤,社会大众既是僧人弘化施教的对象,又是僧源僧才的资源宝库。任何宗教若脱离了社会大众。不问世事,就会流于空洞,失去自身的生命力。佛教的根本宗旨是净化社会,利益人天,因此,僧教育必须将佛学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弘法利生、利益社会、国家和民众。

  2、关于佛学院的教育体制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到民国年间,佛教的教育一直是在寺院中完成的,基本上沿习着师徒单相授受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形成与延续也是由一千多年来中国的社会大环境所决定的。民国以来,由于西学的传入和社会形势的变迁,佛学院教育代替了师父的教育而成为佛教教育的主要形式。对比这两种教育体制,应当说各有利弊。传统的师徒授受是建立在师徒间长期的。单纯的、特殊的关系之上的,这种形式使师徒间容易达成默契和心灵的沟通,因为较少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从而有利于戒律的奉守和禅定的修持,以及僧格的培养和正见的确立。而近现代的学院式佛教教育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既有着传统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又不可避免地将传统师徒教育的独特和纯正丧失殆尽。当然,历史的车轮不可逆转,我们不可能乘上时间的列车回到古代,也不可能无视业已存在的现实,更不会无端地否定学院式教育的价值,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能在发挥学院式教育优势的同时,适当地保持传统丛林的修行风格,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一条适合现代僧才成长的新路子。

  另外,佛教要与时代精神相协调,跟上时代文化的发展步伐,还必须以开阔的胸怀容纳各种学科的先进成果。在教学与研究中,以佛教义理为核心,以相关学科为辅助,将佛教的相关领域纳入教学与研究的范围,如佛教文学、佛教艺术、佛教医学、佛教建筑、佛教音乐等等,这样既丰富、开拓了教学的内容,又能不断地吸引众多领域的人们对佛教的兴趣,使未信者信,已信者增长。

  3、关于学与修

  在讨论佛学院教育的问题时,不可避免地会联系到学与修的问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现代的佛教教育过于偏重义理、教理的学习,即知识的掌握和积累,而相对忽视了佛教的修持和僧格的培养、我们姑且不论这种观点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这里要探讨的是,在现代学院式的佛教教育中,如何使学僧在学与修两方面得到均衡地发展、从佛教本身来说,佛教的学与修是一体的两面,佛教是实践的宗教,佛学是佛法的修学、佛法的实践;为了佛法的传播和教授,又有了义解的佛学及佛学的理论。就现实的状况而言,确实存在着学与修分离的现象,其突出的表现是,佛教义理的学习偏离了佛教修行的目的,有的甚至成为追逐世间名利的工具。在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佛学院教育不可能不受到影响,佛教要适应新时代的挑战,也必须关心和切入时代的主题,但不管怎样,佛教是以出世解脱为目的的宗教,僧侣是有志于解脱的修学者,学习的目的是自己和众生的解脱,而要达到解脱就必须如法修持,学修兼备。要知道教义、教理的学习可以使学僧建立正确的知见,而了却生死、解决烦恼的问题就要靠真正的禅修力量。

  4、关于内修与外弘

  佛法的内修与外弘是密切相关的,就佛法本身而言,佛法要兴盛,必须有一大批积极弘法的优秀人才;而要拥有这些优秀的弘法人才,就必须具有利于集体如法修学的教育机构。就佛教教育而言,既要培养学僧内在的修证功夫,又要使其锻炼对外弘化的能力,二者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具体到每个个体身上,因为每个人的根机有别,或许有所侧重,但是绝不能偏废。佛法的弘扬如果没有实际修证的功夫,就会变成口头上的谈玄说妙,其结果既不能了脱生死,也不能弘化一方。同样,如果只顾自修自度,而远离社会,也就背离了佛教济世度生的悲愿,必然被社会所抛弃。佛法中有亘古不变之理,但是,佛教教团的住

  世却必须与瞬息万变的时代因缘相契合。在知识爆炸、信息发达的现今社会,传统的山林佛教只能聊为慕古者的精神象征,难以成为开创佛教新局面的砥柱。佛教要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必须要用世间人可以接受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去传播佛法,这就要求弘法者对深奥的佛法有一番深入,才能深入浅出,方便施化。

  四、结语

  佛教的中道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新的角度和方法,在对待佛教教育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上,一定要彻底抛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从矛盾的对立统一中,寻找恰当的切入点,中正不偏,圆融无碍。现在,大陆佛教在重建寺院、恢复道场的基础上,已把工作的重点转向人才的培养上,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也是佛教走向繁荣的重要一步。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同志曾经说过:“培养僧才,绍隆佛种,是本会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他还指出,佛教当今和以后的主要任务,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人才的培养不是佛学院三、五年,或者几十年就能完成的,这是一项持续的、长期的使命。

  注释:

  1、《妙云集》下编之八,《教制教典与教学》;正闻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第139页。

  2、印顺说;“我们可以用‘中道’二字;简别一般的宗教,显出佛教的特色.”《妙云集》下编上十一,《佛法是救世之光》,第146页。

  3、同上引书,第146—147页。

  4、他上引书第155—156页。

  华方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