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山惟俨禅师悟道因缘
澧州(li,治所在今湖南常德)药山惟俨禅师,石头希迁禅师之法嗣,绛州(今江西侯马市)人,俗姓韩。十七岁时,南下潮州,依西山慧照禅师出家。二十二岁,从南岳衡岳寺希操(亦作希澡、智澡)律师受具足戒。惟俨禅师对经论颇有研究,持戒也很精严,但是,他同时也感觉到,沉醉于义学的研究,并不能解决自己的生死大事。他感叹道:“大丈夫当离法自净,焉能屑屑事细行于布巾邪(大丈夫当不住于法,自净其心,岂可沉溺于对戒条律仪进行烦琐的诠释和执着于对衣着穿戴等小枝小节的持守呢)?”于是便前往湖南衡岳,参礼石头希迁和尚。
初礼石头和尚,惟俨禅师便问:“三乘十二分教,某甲粗知,尝闻南方‘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实未明了,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石头和尚道:“恁(nin)么(这样)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子作么生?”
惟俨禅师茫然不知所措。
石头和尚道:“子因缘不在此,且往马大师处去。”
惟俨禅师于是禀石头和尚之命,前往江西参礼马祖,并把曾经问过石头和尚的那个问题重新提出来问马祖。
马祖道:“我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扬眉瞬目者是,有时扬眉瞬目者不是。子作么生?”
惟俨禅师一听,言下大悟,随即便欢喜礼拜。
马祖道:“你见甚么道理便礼拜?”
惟俨禅师道:“某甲在石头处,如蚊子上铁牛。”
马祖道:“汝既如是,善自护持。”
于是,惟俨禅师便留在马祖身边,侍奉三年。
有一天,马祖问:“子近日见处作么生?”
惟俨禅师道:“皮肤脱落尽,唯有一真实。”
马祖道:“子之所得,可谓协于心体,布于四肢。既然如是,将三条篾束取肚皮,随处住山去。”
惟俨禅师道:“某甲又是何人,敢言住山?”
马祖道:“不然!未有常行而不住,未有常住而不行。欲益无所益,欲为无所为。宜作舟航,无久住此。”
惟俨禅师于是辞别马祖,重新回到石头禅师那儿。
一天,惟俨禅师在石上打坐,石头和尚见了,便问:“汝在这里作么?”
惟俨禅师道:“一物不为。”
石头和尚道:“恁么即闲坐也。”
惟俨禅师道:“若闲坐即为也。”
石头和尚道:“汝道不为,不为个甚么?”
惟俨禅师道:“千圣亦不识。”
石头和尚一听,知道惟俨禅师已经彻悟,于是作偈赞曰:
“从来共住不知名,任运相将只么行。
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可明?”
后来,石头和尚垂示惟俨禅师道:“言语动用没交涉。”
惟俨禅师道:“非言语动用亦没交涉。”
石头和尚道:“我这里针劄(zha,刺)不入。”
惟俨禅师道:“我这里如石上栽华。”
石头和尚于是印可了惟俨禅师。
惟俨禅师后居澧州药山,开法化众,一时门庭兴盛,海众云集。
关于惟俨禅师的禅风,我们可以从一件小事中见其一斑:
一天晚上,惟俨禅师在月光下经行,不知不觉登上寺院附近的一座高峰。夜色清凉如水,远近的村落尽收眼底,隐约间还能听到一两声犬吠。惟俨禅师突然看到云开月现,便情不自禁地对着长空大笑一声。这一声大笑,声应澧东九十多里。那天晚上,澧阳的人都听到了这一声大笑,都觉得奇怪,都猜疑是从自己东面的邻居家里传出来的。第二天,大家展转相问,迭互推寻,最后才发现是从药山上传来的。惟俨禅师的徒众都惊愕地相互传道:“昨夜和尚山顶大笑!”当时李翱为朗州刺史,听说此事后,便作诗一首,赠给惟俨禅师,云: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笑一声。”
下面,我们再来看几则惟俨禅师的接众语录:
问:“如何不被诸境惑?”师曰:“听他(任他去,不理他),何碍汝?”曰:“不会。”师曰:“何境惑汝?”
僧问:“如何是道中至宝?”师曰:“莫谄曲。”曰:“不谄曲时如何?”师曰:“倾国不换。”
一日院主请师上堂。大众才集,师良久,便归方丈闭门。院主逐后曰:“和尚许某甲上堂,为什么却归方丈?”师曰:“院主,经有经师,论有论师,律有律师。又争怪得老憎?”
师坐次,有僧问:“兀兀地思量什么?”师曰:“思量个不思量底。”曰:“不思量底如何思量?”师曰:“非思量。”
僧问:“学人拟归乡时如何?”师曰:“汝父母遍身红烂,卧在荆棘林中,汝归可所?”僧曰:“恁么即不归去也。”师曰:“汝却须归去。汝若归乡,我示汝个休粮方。”僧曰:“便请。”师曰:“二时上堂,不得咬破一粒米。”
僧问:“已事未明,乞和尚指示。”师良久曰:“吾今为汝道一句亦不难。只宜汝言于下便见去,犹较些子。若更入思量,却成吾罪过。不如且各合口,免相累及。”
师看经,有僧问:“和尚寻常不许人看经,为什么却自看?”师曰:“我只图遮眼。”曰:“某甲学和尚还得也无?”师曰:“若是汝,牛皮也须看透。”
以上所举数则语录,颇有意趣,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惟俨禅师圆寂于太和八年(834)十一月六日,春秋八十四岁。临入寂前,惟俨禅师大叫道:“法堂倒!法堂倒!”惟俨禅师的徒众听了连忙持拄支撑。惟俨禅师举手道:“子不会我意。”说完使入灭。谥弘道大师。
版权所有:心经问答网